[發明專利]接觸式充電接頭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22892.6 | 申請日: | 2015-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07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俞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鉑翔超精密模具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048 | 分類號: | H01R43/048;H01R43/16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張文婷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充電 接頭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零配件加工方法,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接觸式充電接頭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插拔式充電設備已無法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同時插拔式充電設備零部件較多,加工工藝相對復雜,成本相對也較高。于是,以無線充電技術為主的接觸式充電技術出現,不僅充電無需插拔,而且時尚、便捷,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青睞。
但現有的接觸式充電接頭一般采用車床沖壓式的一體成型方式,加工精度達不到充電接頭的精度要求,使接觸式充電器的產品質量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接觸式充電接頭加工方法,不僅工藝簡單,而且加工精度高。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接觸式充電接頭加工方法,該接觸式充電接頭包括線路板和設置于該線路板一側邊上的若干個充電觸點,包括以下步驟:
①采用自動車床工藝車出一圓盤狀的第一半成品,該第一半成品的兩側面中心分別形成小凸點和大凸點;
②沿與所述半成品的直徑平行的方向,將所述半成品的兩側邊對稱裁剪掉,并保留小凸點和大凸點,形成第二半成品;
③將所述第二半成品沿其裁剪方向的兩端部上分別沖壓形成定位孔;
④對所述第二半成品進行切邊處理,形成一端帶有定位孔的充電觸點成品;
⑤將所述充電觸點成品和線路板一側邊鉚接,即形成接觸式充電接頭。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大凸點為圓盤狀。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⑤進行鉚接時,采用一自動化傳輸機構將用于形成線路板的載帶輸送至鉚接工作臺,同時將若干個充電觸點成品通過復合模具送料機構依次輸送至鉚接工作臺,另設一鉚接設備將若干充電觸點成品依次間隔鉚接于載帶的一側邊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復合模具送料機構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該上模具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和止脫板,該下模具從上至下依次設有下模板、下墊板和下模座,以該下模板的上側面的橫向為X向,以該下模板的上側面的縱向為Y向,以同時垂直該X向和Y向的方向為Z向,所述下模板上設有沿Y向的振動盤流道、沿X向的滑動推塊,以及沿Y向的滑動載體;所述上模具下方設有與該上模具固定連接的第一驅動塊、第二驅動塊和第三驅動塊,該第一驅動塊的下端外側面上內凹形成第一缺口槽,所述上、下模具開模時所述滑動推塊抵緊于該第一缺口槽內,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時所述滑動推塊脫離該第一缺口槽并抵緊于該第一驅動塊中部的側面上,所述滑動推塊上還設有用于使該滑動推塊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第二驅動塊下端外側面內凹形成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三驅動塊中部內凹形成第三缺口槽,所述上、下模具開模時所述滑動載體的兩端分別抵緊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驅動塊的下端外側面上,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時所述滑動載體的兩端分別抵緊于所述第二驅動塊的中部和第三缺口槽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板上還設有沿X向的載帶輸送機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驅動塊的第一缺口槽至該第一驅動塊中部側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驅動塊的第二缺口槽至該第二驅動塊中部側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三驅動塊的第三缺口槽至該第三驅動塊下端部側面呈弧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動載體內設有滑動載體鑲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接觸式充電接頭加工方法不僅可實現連續自動高效生產,同時定位精度高,從而保證鉚接后產品高精度要求。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明步驟①結構示意圖;
圖1B為圖1A 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A為發明步驟②③結構示意圖;
圖2B為圖2A 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發明步驟④結構示意圖;
圖4A為發明接觸式充電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4B為圖4A 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復合模具送料機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在開模狀態時的下側剖視圖;
圖7為圖5在合模狀態時的下側剖視圖;
圖8為圖5在開模狀態時的右側剖視圖;
圖9為圖5在合模狀態時的右側剖視圖。
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10——第一半成品 101——小凸點
102——大凸點20——第二半成品
201——定位孔
11——上模座 12——上墊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鉑翔超精密模具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經鉑翔超精密模具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228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排水抽氣裝置及便器
- 下一篇:一種可調式夾持移動機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