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05730.1 | 申請日: | 2015-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129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賈曉;黃文輝;路川藤;吳華林;韓露;徐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河口海岸科學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劉立平 |
| 地址: | 2012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于 減小 越浪量 防浪墻 結構 | ||
1.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包括有防浪墻底板(1)及與防浪墻底板所在的平面呈垂直固設的防浪墻(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浪墻包括迎浪面(3)及支撐面(4),
所述迎浪面與支撐面間距0.28m—0.32m,
所述防浪墻的支撐面與防浪墻底板呈直角設置,
所述防浪墻的迎浪面呈2個內凹弧形銜接狀設置,
所述的2個內凹弧形所在的圓為相交圓, 2個內凹弧形的圓心的連線與水平面呈銳角;
所述的2個內凹弧形用以形成多重浪潮的承接及返浪,分散浪潮的沖擊力,下移浪潮的沖擊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2個內凹弧形之間為圓角(5)銜接,
所述圓角(5)弧度為85°—95°,
所述圓角(5)半徑為0.049m—0.051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內凹弧形與上端面(6)為圓角(7)連接,
所述圓角(7)弧度為149°—151°,
所述圓角(7)半徑為0.049m—0.051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內凹弧形通過一連接坡面(8)與前端面(9)連接,
所述連接坡面(8)與弧形的連接點(10)相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浪墻底板由防浪墻支撐面向外延伸0.65m—0.75m形成尾板段(11),
所述尾板段(11)的厚度為0.25m—0.29m;
所述的防浪墻底板與防浪墻迎浪面的連接厚度為0.29m—0.31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浪墻底板在由防浪墻迎浪面向防浪墻支撐面的方向上形成有45°—85°的前趾坡(12),前趾坡的坡度形成于防浪墻底板長度的十分之一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2個內凹弧形的弧度為90°—150°,
所述2個內凹弧形的半徑尺度為0.3m—0.6m,
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上層的內凹弧形與位于下層的內凹弧形的半徑之比為0.75—1.25。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利于減小受力和越浪量的防浪墻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連接坡面高度為0.1m—0.3m,
所述連接坡面的坡度為15°—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河口海岸科學研究中心,未經上海河口海岸科學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057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