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499671.1 | 申請日: | 2015-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7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佩霞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61K36/8969;A61P7/06;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理 貧血 藥膳 配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飲食是一門學問,用藥更是一門學問,藥膳食療,用藥調理健康,是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之一,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作為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藥膳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養(yǎng)生。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通過精神調養(yǎng)、藥膳食療、養(yǎng)生功法等整體、自然、綜合地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即為養(yǎng)生。中國古代關于“神農(nóng)嘗百草”的傳說,反映了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已開始探索食物和藥物的功用,故有“藥食同源”之說,西周時期,宮廷醫(yī)生分為四科,其中的“食醫(yī)”,即通過調配膳食為帝王的養(yǎng)生、保健服務。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經(jīng)》,載藥膳方數(shù)則,約成書于秦漢時期、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了許多既是藥物又是食物的品種,如黑棗干、芝麻、山藥、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米等。東漢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亦記載有一些藥膳名方,如當歸生姜羊肉湯、百合雞子黃湯等,至今仍有實用價值。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專列有“食療”、“養(yǎng)生食療”等內容,藥膳方十分豐富。飲食養(yǎng)生,既不同于藥物療法,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其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的血液內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伴有頭暈、乏力、心悸、氣急等癥狀,造成貧血的原因可能有缺鐵、出血、造血功能障礙等,要治療貧血,在飲食方面一定要給予患者富于營養(yǎng)的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豐富礦物質的食物,以助于恢復造血功能,此外,在生活方面則要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
發(fā)明內容
針對想通過調養(yǎng)飲食的方法來調理貧血的人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藥膳食療配方,尤指一種的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桂圓肉20-30克,山藥片100-200克,冬蟲夏草3-5克,黃精5-7克,陳皮3-5克,黑棗干20-30克,木瓜1個,雞蛋1個,鮮牛奶200-500毫升,蜂蜜5-10毫升,牛骨髓200-300克。
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取桂圓肉25克,山藥片150克,冬蟲夏草3克,黃精7克,陳皮4克,黑棗干30克,牛骨髓200克,將材料清洗干凈,在干凈的瓦罐內加入清水,用大火燒沸,放入牛骨髓、桂圓肉、山藥片、冬蟲夏草、黃精、陳皮和黑棗干,改用小火慢煲2.5個小時即可支撐養(yǎng)血菜,食用前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
(2)取木瓜1個,雞蛋1個,鮮牛奶250毫升,蜂蜜5毫升,將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將雞蛋打到碗里只取蛋黃,將木瓜放到榨汁機里,加入蜂蜜、牛奶繳納成奶昔狀即可制成益血甜品;
(3)食用養(yǎng)血菜后半個小時食用益血甜品。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yǎng)補益作用,可治療貧血,山藥含有淀粉酶、膽堿、黏液質、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糖類、維生素C及碘、鈣、磷等,被稱之為消化素,黑棗干含鐵豐富,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同時黑棗干還含有促進鐵離子吸收的維生素C,能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本發(fā)明將養(yǎng)血益血的食材和藥材科學合理的搭配在一起,通過多次的臨床試驗得出本發(fā)明藥膳配方,堅持食用本發(fā)明一個星期,對調理人體的生血功能具有明顯的改善。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所述的藥膳配方主要包括桂圓肉20-30克,山藥片100-200克,冬蟲夏草3-5克,黃精5-7克,陳皮3-5克,黑棗干20-30克,木瓜1個,雞蛋1個,鮮牛奶200-500毫升,蜂蜜5-10毫升,牛骨髓200-300克。
一種可調理貧血的藥膳配方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取桂圓肉25克,山藥片150克,冬蟲夏草3克,黃精7克,陳皮4克,黑棗干30克,牛骨髓200克,將材料清洗干凈,在干凈的瓦罐內加入清水,用大火燒沸,放入牛骨髓、桂圓肉、山藥片、冬蟲夏草、黃精、陳皮和黑棗干,改用小火慢煲2.5個小時即可支撐養(yǎng)血菜,食用前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
(2)取木瓜1個,雞蛋1個,鮮牛奶250毫升,蜂蜜5毫升,將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將雞蛋打到碗里只取蛋黃,將木瓜放到榨汁機里,加入蜂蜜、牛奶繳納成奶昔狀即可制成益血甜品;
(3)食用養(yǎng)血菜后半個小時食用益血甜品。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yǎng)補益作用,可治療貧血,山藥含有淀粉酶、膽堿、黏液質、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糖類、維生素C及碘、鈣、磷等,被稱之為消化素,黑棗干含鐵豐富,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同時黑棗干還含有促進鐵離子吸收的維生素C,能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本發(fā)明將養(yǎng)血益血的食材和藥材科學合理的搭配在一起,通過多次的臨床試驗得出本發(fā)明藥膳配方,堅持食用本發(fā)明一個星期,對調理人體的生血功能具有明顯的改善。同時貧血者日常要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尤其是鐵,如動物肝臟、黑木耳、芝麻醬、豆制品等食物中都含有鐵,另外要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能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佩霞,未經(jīng)黃佩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996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復合乳糖酶組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苦瓜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