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甘草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499655.2 | 申請日: | 2013-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98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旌;劉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凱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草 生產 方法 | ||
本申請是申請號:201310579833.3,申請日:2013年11月19日,發明名稱為“根莖類中藥的生產方法”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根莖類中藥材的生產方法,屬中藥生產領域,特別是甘草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和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存在組合物活性成分較多不節約,活性成分配比不夠合理、不易長期儲存及制備方法不夠簡單,用途不夠廣泛的問題。授權公告號CN102079671B,專利號為201010514219.5,發明名稱為:一種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及其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其組合物組分由核苷酸鹽、葡萄糖和中微量元素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核苷酸鹽10-30%,葡萄糖40-80%,中微量元素10-30%。就存在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減少了組合物中活性成分,配比合理,
其效果仍然能夠達到甚至超過專利號為:“201010514219.5”的一種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
長的營養素及其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的甘草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甘草的生產方法,在其生長過程中施用營養素:所述營養素是:a.它由核苷酸鹽60%(重量)、中微量元素40%(重量)組成;
或者是:
b.由核苷酸鹽20%(重量),中微量元素15%(重量),填充劑65%(重量)組成;
所述核苷酸鹽是指:核糖核酸堿水解后得到的:四種5′-混合核苷酸鹽;
所述中微量元素是指:Mn、Mo、Fe、Mg、Zn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填充劑是:玉米淀粉、糊精、纖維素的一種或多種;
營養素的施用方法是:用水溶解后噴施;
營養素的施用時機和濃度是:在發芽期、初花期及盛花期各噴施一次,每次用a或b營養素的濃度是100-400ppm。
甘草的生產方法,中微量元素,具體是:硫酸錳、鉬酸銨、硫酸亞鐵、硬脂酸鎂、硫酸鋅的一種或多種;比例為Mn∶Mo∶Fe∶Mg∶Zn=2∶1∶2∶1∶2。
甘草的生產方法,核苷酸鹽是指,核糖核酸堿水解后得到的:5′-腺苷酸二鉀,5′-鳥腺苷酸二鉀,5′-胞苷酸二鉀,5′-尿苷酸二鉀,四種5′-混合核苷酸的鉀鹽。
甘草的生產方法,核苷酸鹽是指:核糖核酸堿水解后得到的:5′-腺苷酸二鈉,5′-鳥腺苷酸二鈉,5′-胞苷酸二鈉,5′-尿苷酸二鈉,四種5′-混合核苷酸的鈉鹽。
甘草的生產方法,營養素的施用濃度是:200-300ppm。
甘草的生產方法,使甘草畝產增量15%~25%。
甘草的生產方法,使甘草甘草苷含量大于0.55%,甘草酸含量大于2.9%。
甘草的生產方法,使甘草甘草苷含量大于0.55%,甘草酸含量大于2.9%。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它主要由核苷酸鹽、中微量元素組成,營養素組分中不包含葡萄糖或/和氨基酸,其重量百分比為:核苷酸鹽30-70%,中微量元素30-70%。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優選配方重量百分比為:核苷酸鹽40-60%,
中微量元素30-70%。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其特征是核苷酸鹽是指:核糖核酸堿水解后得到的:5′-腺苷酸二鉀,5′-鳥腺苷酸二鉀,5′-胞苷酸二鉀,5′-尿苷酸二鉀四種5′-混合核苷酸的鉀鹽。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核苷酸鹽是指:核苷酸鹽是指:核糖核酸堿水
解后得到的:5′-腺苷酸二鈉,5′-鳥腺苷酸二鈉,5′-胞苷酸二鈉,5′-尿苷酸二鈉四種5′-混合核苷酸的鈉鹽。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中微量元素是指:Mn、Mo、Fe、Mg、Zn,具體是:硫酸錳、鉬酸銨、硫酸亞鐵、硬脂酸鎂或硫酸鎂、硫酸鋅。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中微量元素比例為Mn∶Mo∶Fe∶Mg∶Zn=2∶1∶2∶1∶2。
一種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它還包括填充劑:淀粉、糊精、纖維素、聚維酮、硬脂酸鎂、硫酸鈣或硫酸鎂的一種或多種。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核苷酸鹽、中微量元素與填充劑的重量百分比
為:核苷酸鹽10-30%,中微量元素10-30%,填充劑40-80%。
促進根莖類中藥材生長的營養素,填充劑是:玉米淀粉、糊精、纖維素、硬脂酸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凱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凱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996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