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黃玉米渣提取葉黃素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510492169.8 | 申請日: | 2015-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61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雷春生;王志慧;宋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03/24 | 分類號: | C07C40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玉米 提取 葉黃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利用黃玉米渣提取葉黃素的方法,屬于食品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葉黃素是人類日常食用生果及蔬菜時可吸收到的營養素,但吸收利用率一般較低。如果缺乏葉黃素,可服用補充劑。如果有較差消化系統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舌下的噴劑來補充葉黃素。早在1996年葉黃素已被加入為膳食補充劑。
葉黃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并可以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保護眼睛不受光線損害,延緩眼睛的老化及防止病變:日光中的紫外線及藍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導致白內障,黃斑區退化。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黃斑中的葉黃素則能過濾掉藍光,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但是葉黃素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主要依靠從食物中攝取。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并且世界上玉米的總產量已超過稻谷和小麥,已成為世界上貿易量最大的糧食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在傳統工藝中提取葉黃素的烘干過程的高溫會使葉黃素大量的損失,嚴重制約了葉黃素產品質量的弊端,提供了利用玉米渣高效提取高純度葉黃素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取2~3kg黃玉米渣,用清水將其洗凈,放入烘箱中20~30min,溫度設定為70~80℃,將干燥后的黃玉米渣放入磨粉機中,碾磨成60~80目粉末;
(2)將上述所得的粉末放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6~8L石油醚攪拌均勻,在超聲波為45kHz,超聲功率為70~110W,溫度設為35~40℃環境下,進行脫脂40~60min,然后將完成脫脂后的黃玉米粉末揮發至無無石油醚殘留物;
(3)將步驟(2)所得玉米粉末放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1~2L蒸餾水,加熱至溶液變為淡黃色時,保持溫度20~30min,然后向其中加入600~800g改性凹凸棒土,攪拌直至溶液變為無色;
(4)對步驟(3)中的溶液進行加壓氣浮,壓力為0.7MPa,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質放入容器,加入600~700mL質量分數為10~30%的氫氧化鈉溶液,再向其中加入300~400mL乙醇和500~600mL乙酸乙酯,攪拌1~2h,靜置10~15min;
(5)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0~250mL水攪拌10~15min,然后將其放入過濾式離心機中,轉速設置為20000~30000r/min,離心10~15min,分離出粉末;
(6)將上述所得的粉末放入容器中,加入500~600mL氯仿,攪拌均勻,上樣于硅膠柱中,先用水洗脫,再用石油醚-醋酸乙酯進行洗脫,合并流份,將所得的流份使用陶瓷膜微濾對其進行精濾提純,然后再使用反滲透膜進行濃縮;
(7)將步驟(6)所得的濃縮液放入噴霧干燥機中,進行干燥,即得到葉黃素。
所述的步驟(3)中,改性凹凸棒的制備方法為:
(1)將凹凸棒土放入超細研磨機中,研磨成100~120目粉末,然后將其放入烘箱中烘50~60min,溫度設為290~310℃;
(2)將加熱后的凹凸棒土降至28~35℃,放入轉動機中,轉動速度為90r/s,在溫度為70~80℃下均勻噴灑雙氰胺-甲醛樹脂,對此氣流噴射,噴射流速為90m/s,噴射壓力為0.1MPa,保證雙氰胺-甲醛樹脂均勻覆蓋于凹凸棒土上;
(3)將步驟(2)所得的凹凸棒土放入容器中,加入質量分數為5%溶液,淹沒凹凸棒土2cm,攪拌10min,過濾;
(4)將上述過濾物放入烘箱中烘干,取出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改性凹凸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原料來源豐富,且價格低廉;
(2)制作工藝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葉黃素的損失;
(3)本提取工藝易操作、效率高且所得的產品純度高,提取率達到9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921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