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纖維素酯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469875.0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96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淑靜;王秋玲;張占勝;尤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7/01 | 分類號: | B29D7/01;C08J5/18;C08L1/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羨民,郭紹華 |
| 地址: | 071054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素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素酯薄膜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在軸芯增加膠帶、以使軸芯壓痕和硌印得以消除的方法。
背景技術
纖維素酯薄膜,以部分水解的三醋酸纖維素酯為原材料,混合溶劑溶解進行棉膠溶液的制備,采用流延法制膜,制成的纖維素酯薄膜成卷存放。其成品膜因具備優良的光學、物理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偏光片的支持體和保護膜。
纖維素酯薄膜的成卷方式為,收卷成軸時,將纖維素酯薄膜直接卷在不同材質的管材制成的軸芯上,直至達到收卷長度要求。為了提高整卷纖維素酯薄膜的收卷平整性能,減少因軸芯表面平整度差造成的軸芯壓痕和硌印弊病,采用邊部壓花的形式。由于纖維素酯薄膜厚度在156um-164um之間,表面平滑,容易受到外界壓力變得不平整,在現有收卷方法得到的成軸產品上,表現為:在放置一段時間后,在軸芯最內側約15m長度范圍內,會因為軸芯表面的不平整,使得纖維素酯薄膜出現壓痕和硌印,無法使用。需要尋找一種防止壓痕和硌印的纖維素酯薄膜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纖維素酯薄膜的收卷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纖維素酯薄膜的制備方法,三醋酸纖維素酯棉膠液的制備和流延,干燥,切片邊,壓花邊,收卷在軸芯上,在纖維素酯薄膜收卷開始時,在兩端壓花部分加入膠帶,膠帶的長度為軸芯周長的1倍~4倍。
所述膠帶的寬度為0.5cm~2.5cm。
所述膠帶的厚度為0.05mm~0.5mm。
所述膠帶的長度為0.5m~2m。
開始加膠帶的時機為收卷長度為0m~1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收卷成軸過程中,在纖維素酯薄膜與軸芯接觸的前期,使用在纖維素酯薄膜兩端壓花位置處,粘附膠帶的方法,使接近軸芯內側纖維素酯薄膜上的壓痕和硌印現象得以消除,提高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纖維素酯薄膜制備流程圖;
圖2為收卷原理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為,1:流延嘴?,2:不銹鋼帶,3:流延系統,4:干燥箱,5:軸芯,6:纖維素酯薄膜,7:膠帶。
具體實施方式
纖維素酯薄膜的制備方法為:
1、??????????????三醋酸纖維素酯棉膠液的制備
制備三醋酸纖維素酯棉膠液的工序包括:投料、混合溶解、棉膠液過濾和恒溫靜置除泡四個環節。
(1)投料
將混合溶劑打入混合器,開啟混合器的攪拌及夾套水,控制平穩轉速,將三醋酸纖維素酯緩慢加入到混合器中,加料結束后加入增塑劑和輔助助劑。
(2)混合溶解
調整攪拌轉速、夾套水溫等溶解工藝,進行三醋酸纖維素酯的溶解,溶解時間8h,制備得到均一的三醋酸纖維素酯棉膠液。
(3)棉膠液過濾
為去掉棉膠液中的機械雜質及不溶物,需要對棉膠液進行多道過濾。
溶解完成的棉膠液用齒輪泵從混合器抽出,經粗過濾器過濾,以除去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大凝塊及其它大的機械雜質。由齒輪泵加壓,進入板框壓濾機進行第一次過濾,濾液進入第一中間貯槽。
進入第一中間貯槽的棉膠液由齒輪泵從第一中間貯槽抽出加壓,通過二次板框壓濾機上的濾材,進入第二中間貯槽。
當恒溫器需要進料時,第二中間貯槽內的棉膠液由螺桿泵抽出加壓,經第三次過濾進入恒溫器。
(4)恒溫靜置除泡
棉膠液恒溫靜置除泡,在有夾套的恒溫器內進行。目的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氣泡,并使溶液保持流延所需的恒定溫度。
經恒溫靜置除泡后的棉膠液進入流延工序。
2、??????????????纖維素酯薄膜的流延成型
棉膠液由三螺桿泵輸送,經嘴前過濾器、靜態混合器進入到流延嘴。
流延嘴內的棉膠液在螺桿泵的壓力下從流延嘴嘴縫擠出,形成落簾落到連續運轉的不銹鋼帶2上,流延系統3為一密閉循環系統,熱風加熱鋼帶上的棉膠濕液膜,其中的溶劑分子揮發出來后隨風一起進入冷凝器冷凝形成溶液存入中間庫,定期送往溶劑回收工段經回收純化后循環使用。同時棉膠液膜形成一個有一定含濕量和機械強度的較干濕膜,濕膜到達前鼓剝離軸進行剝離后進入干燥箱4繼續干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698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