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凈化空氣污染物的基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427059.3 | 申請日: | 2015-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554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佘君;朱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5/644 | 分類號: | A61K35/644;A61P11/00;A61P31/04;A61P31/12;A62B23/06;A41D13/11;B01D3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凈化 空氣 污染物 基質 | ||
本發明涉及蜂蠟和以蜂蠟為主的基質凈化空氣污染物的應用。本發明優點在于:本發明提供了蜂蠟在凈化空氣污染物中的應用,以蜂蠟為主要成分的基質利用蜂蠟獨特的三維立體的網狀結構及生物學特性,協同鼻毛的生理功能,從而真正的阻擋污染物、凈化空氣。這種基質可以是液體,半固體或固體。適合各年齡段的人群在公共場合或家里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對空氣污染物過濾、粘附和抗氧化的基質。
背景技術
“霧霾”日漸成為近年來的最熱關鍵詞,而且其發生似有愈演愈烈之勢。霧霾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主要由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組成,其中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是主要大氣污染物。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會排放大量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升高,如果處于靜穩天氣等情況,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所以霧霾天氣常在秋冬季節肆虐。此外,2013年起,我國多個城市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將臭氧也列為監測指標。初步結果提示,在夏秋季節,我國許多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臭氧污染。與PM2.5相比,臭氧污染更具隱蔽性,即使是晴朗的藍天,特別是少云、無風的天氣,也容易出現臭氧污染。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就經常存在PM2.5和臭氧雙超標現象,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環境問題。
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筑揚塵等污染源混合作用都能導致霧霾和/或臭氧的形成,它們被吸入呼吸道后,可誘發或加重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傳染病等,嚴重者會致死。研究顯示,吸入PM2.5含量過高的空氣可導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或過早死。機動車尾氣排放則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主要來源,在光化學反應下形成的具有強氧化性的臭氧污染,會引起咳嗽、胸悶,并有可能加重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使肺功能減退,高濃度長時間暴露則使肺組織永久性傷害。空氣中的一些重金屬污染會對人體免疫系統、神經系統、肝腎功能、血液系統產生損害。空氣中還存在許多細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些就附著在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上,隨氣流運動,并能播散到很遠的地方。所以針對這些空氣污染物,加強個人的預防措施十分重要。
迄今國內外尚缺乏對這些空氣污染物都能兼顧的有效個人防護措施。1.戴口罩是最常見的防護方法,專業的防護口罩佩戴需要完全貼合臉部輪廓,否則污染物從口罩和面部之間的間隙漏進口罩內的量遠高于濾料量,達不到防護效果;但長時間正規佩戴則會感覺憋悶難受;若反復使用污染更嚴重。2.室內空氣凈化器能有效的去除PM2.5顆粒,但它對阻擋臭氧毫無作用,有些凈化器本身還會產生臭氧,使用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不僅如此,如遇濕度大的環境,無論是口罩還是空氣凈化器都容易滋生霉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進一步危害人體健康。3.此外,市面上一些防霧霾小發明,如防微塵窗紗應該有作用,但最近清華大學的一項結果顯示,室內細顆粒物的污染重于室外,這似乎使防微塵窗紗失去了用武之地;又如鼻塞等,需要將固體裝置塞入鼻腔,盡管可以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花粉、病菌等有害物質,但它也限制了鼻腔內分泌物的排出,使人體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限。4.粉塵阻隔凝膠似乎對阻擋細顆粒物有效,但或許材質本身的原因,對氣態污染物和脂質污染物似乎不佳。所以新型個人防護空氣污染物的研發很有必要。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門,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生長在鼻腔粘膜上的鼻毛,擔負著阻攔灰塵和細菌等有害物質隨呼吸進入體內的使命。。被鼻毛阻擋的灰塵和細菌再由鼻腔粘膜分泌出來的粘液粘住,形成鼻涕而排出體外。較大的異物,鼻毛不但攔阻,還向神經系統傳遞信息,引起打噴嚏清除它們。鼻腔粘膜還可分泌免疫球蛋白A,阻止入侵的病菌。同時,鼻毛還能溫暖空氣,把溫暖的空氣送入肺中,以維持呼吸通道的正常生理活動,如氣管-支氣管運送痰液、肺部的氣體交換等。鼻腔黏膜和鼻毛對大顆粒物的清除作用較好,但對吸顆粒物和化學物質的清除作用較差,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人類鼻腔內鼻毛的優良防護效果;在此基礎上,研制出能協同它的物質,使得吸入空氣進一步過濾凈化。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270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