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米級鉭箔帶的軋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416008.0 | 申請日: | 2015-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93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希峰;戴明杰;肖歡;劉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1/40 | 分類號: | B21B1/4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張火春 |
| 地址: | 43008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米 級鉭箔帶 軋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軋制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米級鉭箔帶的軋制方法。
背景技術
鉭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由于其表面會生成一層致密的穩定的五氧化二鉭保護膜,鉭制的抗腐蝕設備廣泛用于生產強酸、溴、氨等化學工業,也可作為飛機發動機的燃燒室的結構材料。
鉭用量最大是用于制作鉭電容,這種電容廣泛用于軍工、航天、國防、通訊、電子和電氣等行業之中。鉭電容器的工作介質是在鉭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五氧化二鉭膜,此層氧化膜介質與組成電容器的一端極結合成一個整體,不能單獨存在。因此單位體積內具有非常高的工作電場強度,所具有的電容量特別大,即比容量非常高,因此特別適宜于小型化。
而將鉭帶軋制得更薄,則可開發出體積更小,比容更高的電容。《鉭箔帶》(ZL93224020.8)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鉬片和鉬稈作焊接材料的鉭箔帶,是一種帶狀箔材,由鉭絲材經過退火、清洗,壓延多次反復制成,其斷面呈橢圓形,斷面尺寸為(0.2-2)mm×(0.02-0.03)mm,長度為10000mm以上,可直接軋制成焊接鉬片和鉬稈所需的寬度,且厚薄、寬度均勻、便于裁剪,點焊時鉬稈能被鉭所包容,既方便使用又節約原材料,且點焊強度高,是鉬片和鉬稈較理想的焊接材料,也是自動點焊線必不可少的材料。但其需由鉭絲經過反復壓延而成,成品為(0.2-2)mm×(0.02-0.03)mm×10000mm,呈細長型的鉭箔條,其寬度較窄,為(0.2-2)mm,厚度較厚,為(0.02-0.03)mm,使用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種金屬鉭帶的制備方法》(200910180106.3)專利技術用高純度熔煉鉭錠,將鉭錠鍛造成鉭金屬板坯,再進行軋制,軋制時第一道次采用≥35%的加工率,第二道次采用≥30%的加工率,之后每道次加工率≥15%,軋制后的坯料,進行退火工藝;采用氬弧保護焊接方法,將退火后的坯料和引帶焊接聯接后,進行張力軋制,制備鉭帶。該發明認為,通過采用高純度熔煉鉭錠,通過鍛造變形,使坯料的原始粗晶得到細化,采用機械刨銑和化學酸洗處理清潔坯料,再結合軋制初期采用大加工率軋制工藝,使成品帶材晶粒得到了全面充分細化,最后通過熱處理工藝控制得到細晶粒、高延伸率的高純度金屬鉭帶。但該發明采用了多于三道次的加工軋制工藝,同時使用了退火、焊接、機械刨銑、化學酸洗等多種方法處理,工藝復雜,生產周期較長。成品厚度為0.4~0.7mm,使用范圍較為狹窄。
《一種鉭帶及其制備方法》(201310200279.3)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鉭帶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鉭帶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a)將鉭粉進行燒結,得到鉭棒,將所述鉭棒進行鍛造;b)將步驟a)得到的鉭棒進行軋制,將軋制得到的鉭條進行熱處理;c)將步驟b)得到的鉭條再次進行軋制,將再次軋制得到的鉭條再次進行熱處理,得到鉭帶。該方法需采用燒結、軋制、熱處理等多步工藝處理,生產方法較為復雜。且由其實施例中可以看出,使用該方法得到的鉭帶厚度大于0.3mm,厚度較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工藝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耗低、工藝簡單和表面質量較好的微米級鉭箔帶的軋制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室溫條件下,采用三道次軋制:
1)第一道次軋制
????將待軋制的鉭帶放入軋機中進行第一道次軋制,第一道次軋制的力學參數是:傳動側力為120~130kN,操作側力為125~135kN,左張力為0.5~1.5kN,右張力為0.5~1.5kN,軋制力為250~265kN;第一道次軋制后的鉭帶厚度為0.025~0.04mm。
2)第二道次軋制
????將第一道次軋制的鉭帶放入軋機中進行第二道次軋制,第二道次軋制的力學參數是:傳動側力為125~135kN,操作側力為120~130kN,左張力為0.5~1.5kN,右張力為0.5~1.5kN,軋制力為250~265kN,第二道次軋制后的鉭帶厚度為0.01~0.024mm。
????3)第三道次軋制
將第二道次軋制的鉭帶放入軋機中進行第三道次軋制,第三道次軋制的力學參數是:傳動側力為115~125kN,操作側力為110~120kN,左張力0.5~1.5kN,右張力為0.5~1.5kN,軋制力為230~245kN,第三道次軋制后的鉭帶厚度為0.001~0.009mm。
所述軋機為16輥軋機,16輥軋機的輥型為:上中間輥輥徑差為0.1mm,下中間輥輥徑差為0.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160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