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熱式循環吸附干燥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412145.7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8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8 |
| 發明(設計)人: | 石政和;林阿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賽弗爾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53/02;B01J20/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熱 循環 吸附 干燥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干燥設備領域,具體是預熱式循環吸附干燥機。
背景技術
干燥設備又稱干燥器和干燥機。用于進行干燥操作的設備,通過加熱使物料中的濕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揮發性液體成分)汽化逸出,以獲得規定含濕量的固體物料。干燥的目的是為了物料使用或進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變形,陶瓷坯料在煅燒兩款干燥設備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龜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運輸和貯存,如將收獲的糧食干燥到一定濕含量以下,以防霉變。由于自然干燥遠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各種機械化干燥器越來越廣泛地得到應用。
同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各種不同原理的干燥設備應運而生。近代干燥機開始使用的是間歇操作的固定床式干燥機。19世紀中葉,洞道式干燥機的使用,標志著干燥機由間歇操作向連續操作方向的發展?;剞D圓筒干燥機則較好地實現了顆粒物料的攪動,干燥能力和強度得以提高。一些行業則分別發展了適應本行業要求的連續操作干燥機,如紡織、造紙行業的滾筒干燥機。吸附式干燥機大多是通過壓力變化(變壓吸附原理)來達到干燥效果。由于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與壓力成反比,其干燥后的一部分空氣(稱為再生氣)減壓膨脹至大氣壓,這種壓力變化使膨脹空氣變得更干燥,然后讓它流過未接通氣流的需再生的干燥劑層(即已吸收足夠水汽的干燥塔),干燥的再生氣吸出干燥劑里的水份,將其帶出干燥器來達到脫濕的目的。
由于余熱再生吸附式干燥機雖然充分利用了壓縮空氣余熱進行再生實現了低排放,但在設備吹冷過程中需消耗1%?成品氣進行吹冷,造成了壓縮空氣損耗。目前還沒有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利用壓縮空氣余熱使吸附劑再生的低排放、高能源利用率的預熱式循環吸附干燥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利用壓縮空氣余熱使吸附劑再生的低排放、高能源利用率的預熱式循環吸附干燥機。
本發明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預熱式循環吸附干燥機,包括壓縮氣泵、三通引流閥、預冷器、氣水分離裝置、干燥室、排風口、氣動閥A、氣動閥B、氣動閥C、氣動閥D、氣動閥E、氣動閥F、氣動閥G、氣動閥H、氣動閥I、氣動閥J、氣動閥K、氣動閥L、電加熱器,其特征在于壓縮氣泵與電加熱器連接,電加熱器分別通過氣動閥D、氣動閥E連接兩個并列的干燥室,氣動閥D、氣動閥E還通過氣動閥C連接在一起,并且氣動閥D還通過氣動閥A與排風口連接,氣動閥E還通過氣動閥B與排風口連接,同時,壓縮氣泵下端的電加熱器還通過氣動閥L與氣動閥F、氣動閥G、三通引流閥連接,氣動閥F、氣動閥G分別與兩個并列的所述干燥室連接,三通引流閥與氣動閥L相對一端與預冷器連接,另一端分別通過氣動閥H、氣動閥I與兩個并列的所述干燥室連接,預冷器與三通引流閥相對一端通過氣水分離裝置分別通過氣動閥J、氣動閥K與兩個并列的所述干燥室連接。三通引流閥入風口一端設置擋片,防止氣動閥H或氣動閥I回流的空氣流入氣動閥L。氣動閥A、氣動閥B、氣動閥C、氣動閥D、氣動閥E、氣動閥F、氣動閥G、氣動閥H、氣動閥I、氣動閥J、氣動閥K、氣動閥L通過控制中心自動控制。干燥室內填充充足的吸附劑。
本發明通過氣動閥A、氣動閥B、氣動閥C、氣動閥D、氣動閥E、氣動閥F、氣動閥G、氣動閥H、氣動閥I、氣動閥J、氣動閥K、氣動閥L聯合控制壓縮氣泵的中輸出的氣體流向,將本發明所述干燥過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分別通過兩個干燥室循環工作與再生,實現壓縮空氣余熱利用使吸附劑再生,從而達到低排放、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附圖中,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其中:
1—壓縮氣泵,2—三通引流閥,3—預冷器,4—氣水分離裝置,5—干燥室,6—排風口,701—氣動閥A,702—氣動閥B,703—氣動閥C,704—氣動閥D,705—氣動閥E,706—氣動閥F,707—氣動閥G,708—氣動閥H,709—氣動閥I,710—氣動閥J,711—氣動閥K,712—氣動閥L,8—電加熱器。
具體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賽弗爾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賽弗爾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121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