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貯發酵促進劑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411774.8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53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連兵;柳佳志;鄧先余;魏云林;張琦;季秀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3/02 | 分類號: | A23K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貯 發酵 促進劑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貯發酵促進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全國生態建設規劃的逐步落實,很多地區將加大養殖業結構中草食性家畜養殖比例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措施,草食家畜的養殖數量逐年增加,使得飼草的供應在春冬兩季出現虧缺,迫切需要儲備一定量的飼草,調節當地全年草蓄平衡,以利于當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有效地使青綠飼料全年均衡供應,成了目前農村規模化養殖的熱點問題,而青貯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方法。
大部分自然青貯飼料是直接采用牧草秸稈直接切短,壓實、密封生產而成。由于植物自身帶有的乳酸菌數量有限,難以迅速形成乳酸發酵環境,使得腐敗菌大量滋生,青貯飼料的pH下降緩慢,導致青貯飼料營養損失過大,甚至引起青貯料腐敗。為了讓乳酸菌迅速成為優勢菌,加快青貯飼料的pH下降速度,從而減少青貯飼料的養分損失,提高青貯飼料品質,通過人為添加青貯發酵促進劑,如植物乳桿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等,增加乳酸菌起始狀態的活菌數比例,短時間內保證乳酸發酵,滿足乳酸菌發酵條件,使青貯料的pH值下降到適宜范圍,抑制和殺死各種有害微生物的繁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得以保存,明顯提高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改善牲畜對玉米秸稈的利用率,從而達到保存飼料和長期使用的目的。
目前,市場上公開銷售的青貯發酵劑的乳酸菌種大都選擇同型發酵菌種,如植物乳桿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酪蛋白乳桿菌、糞鏈球菌等。之所以人工加入同型乳酸菌,目的就是在于使這類乳酸盡快達到足夠多的數量,加快乳酸菌發酵產酸,pH值的快速下降,有助于限制植物酶的活性,抑制粗蛋白降解成非蛋白氮,有助于減少蛋白質的損失;最終低水平的pH值,有助于降低產生高水平乙酸、丁酸的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數量。青貯劑還能降低飼料中乙酸和乙醇的數量,提高乳酸含量,改善適口性,提高進食量。
市售的青貯發酵促進劑種類繁多,菌種組合及添加劑成分差異大,現在大部分乳酸發酵菌用的是戊糖片球菌和植物乳桿菌,它們分別起初發酵菌和終發酵菌的作用。同時,纖維素酶作為輔助青貯發酵的添加劑,促進粗纖維轉化為糖類物質,加快乳酸菌發酵。枯草芽胞桿菌為一種纖維素酶產生菌,可以大大提高青貯飼料粗纖維的體外降解率,廣泛應用于養殖過程的飼料添加劑,有利于改善飼料纖維素成分在動物體內的消化代謝,但在青貯劑中很少被使用。
利用全株玉米進行粉碎揉搓并采用捆包青貯,捆包結實,密閉性好在提高青貯效果上有顯著的作用。全株玉米粉碎同時帶來青貯中含糖量的提高,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對青貯料中的糖類利用效率高,有利于乳酸的產生和積累,將戊糖片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結合使用,將有利于青貯過程之重要物質的轉化和積累。
捆包青貯的制作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秸稈水分適宜就可制作,收割完,將其揉絲后適當晾曬就可以制作,受天氣影響較小。存放地點也不受限制,只要通風干燥的倉庫就可以存貯。同時人員數量野不受限制,2~3個人就可以完成捆包青貯的制作。與其他青貯方式相比,捆包青貯過程的密封性非常好,經過汁液損失的營養物質也會較少,不存在多次取飼料引起的二次發酵的現象。捆包青貯飼料每包重量一致,使得運輸和取飼都比較方便,有利于青貯飼料的商品化。與其他青貯方法相比方法簡單易行,效率高,實用性強,經濟價值高。
發明內容
針對青貯發酵促進劑配方不同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青貯發酵促進劑及其應用。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將斜面保存的戊糖片球菌接種到MRS液體培養基中,37℃靜置培養16-20h,使最終發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數≥1011CFU/mL;將斜面保存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接種到LB液體培養基中,37℃、150rpm搖床培養16-20h,使最終發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數≥1010CFU/mL;將戊糖片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發酵液按體積比1~2:1~1.5的比例進行混合制得青貯發酵促進劑。
上述青貯發酵促進劑應用在玉米秸稈包膜打捆青貯發酵中,方法為菌液噴灑添加,用量為4L/噸。
本發明的優勢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117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