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掩膜固化的快速成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408214.7 | 申請日: | 2015-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4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宜懷;張勇;柏祥;王磊;王小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7/00 | 分類號: | B29C67/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固化 快速 成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快速成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掩膜固化的快速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快速成型的主要應用可以分為新產品開發驗證、商業交流與市場宣傳以及小批量零件與復雜零件直接生產三個方面。參圖1所示為快速成型的流程示意圖,先由建模軟件設計出所需成型物體的CAD模型,使用切片軟件將CAD模型按一定厚度進行切片得到模型所有的二維截面信息,同時生成相應數控代碼,將數控代碼或矢量圖片傳輸到快速成型設備中,形成各個截面,逐步累積直到成型完畢。成型完成后對模型是否滿足需求進行驗證,若存在缺陷則對設計的模型進行修改,重復之前的步驟進行再次成型。簡單的說,快速成形就是使用軟件將三維模型離散化(由三維轉換成二維),再進行材料堆積(從二維到三維)的過程。相比于傳統制造過程中需要設計模具、制造模具以及試模的過程,大大縮短了產品的制造周期和成本,而且產品的復雜度越高,這種效益越明顯。
快速成型技術根據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光固化立體造型(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分層實體制造(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LOM)、熔融沉積成型(FusedDepositionManufacturing,FDM)以及選擇性激光燒結(SelectedLaserSintering,SLS)等[4]。SLA相比于其他幾種成型方法具有較好的模型精度以及表面質量,材料利用率幾乎達到100%[5],但是由于其復雜程度較高導致設備費用較為昂貴,未能得到廣泛的利用。
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需要提出一種基于掩膜固化的快速成型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現有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掩膜固化的快速成型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掩膜固化的快速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數據預處理;
S11、設計出需要成型零件的三維模型數據;
S12、將三維模型數據轉化為STL格式的模型;
S13、利用切片軟件導入STL模型進行切片,生成截面信息;
S2、成型;
S21、初始化并設置成型參數;
S22、將截面信息輸出至LCD;
S23、紫外光透過LCD掩膜照射在樹脂上進行固化;
S24、控制步進電機運動進行脫模操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13還包括:
利用切片軟件導入STL模型,根據用戶的要求對切片參數進行指定,切片完成后生成截面信息,所述切片參數包括截面厚度、每層固化時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13中的截面信息為BMP格式圖像。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BMP格式圖像包括位圖文件頭、位圖信息頭、位圖彩色表和位圖數據陣列四部分。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BMP格式圖像的讀取方法為:
S01、讀取位圖文件頭;
S02、判斷是否為BMP類型,若是,執行步驟S02,若否,則結束讀取;
S03、讀取位圖信息頭;
S04、判斷是否讀取成功,若是,執行步驟S05,若否,則讀取結束;
S05、獲取BMP格式圖像的高度、寬度以及位數信息;
S06、判斷位數是否小于24,若是,執行步驟S07,若否,執行步驟S08;
S07、讀取位圖彩色表;
S08、讀取位圖數據陣列;
S09、判斷是否讀取成功,若是,則顯示至LCD,若否,則結束讀取。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13后還包括:
將截面信息保存至SD卡上,用SD卡作為載體進行截面信息的傳輸。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23為:
紫外光自頂向下透過LCD掩膜照射在樹脂上進行固化;
或紫外光自底向上透過LCD掩膜照射在樹脂上進行固化。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2后還包括:
后處理,其包括硬化處理、表面打磨、著色處理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具有成本較低、工作穩定、成型精度高的特點,在完成初步成型功能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二次開發的復雜度,為快速成型系統走向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082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學蒸鍍用有機釕化合物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 下一篇:靜電涂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