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閥控制系統及一用一備滿室床逆流再生軟化水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401176.2 | 申請日: | 2015-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44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亞洲;王世杰;何蘭寧;郭項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康潔之晨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2 | 分類號: | C02F1/42;B01J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滿靖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系統 一用一備滿室床 逆流 再生 軟化 水處理 工藝 | ||
1.一種多閥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至第十四隔膜閥,裝填有占樹脂罐A體積90%~95%的鈉型離子樹脂的樹脂罐A的頂口分兩路,一路經由第一隔膜閥與進水管連接,另一路經由第三隔膜閥與排污管連接,裝填有占樹脂罐B體積90%~95%的鈉型離子樹脂的樹脂罐B的頂口分兩路,一路經由第八隔膜閥與進水管連接,另一路經由第十一隔膜閥與排污管連接,樹脂罐A的底口分三路,第一路經由第二隔膜閥與出水管連接,第二路依次經由第一噴射器、第七隔膜閥與出水管連接,第三路經由第六隔膜閥與排污管連接,第二隔膜閥與樹脂罐A的底口之間相連的管道經由第五隔膜閥、第十隔膜閥與樹脂罐B的頂口連接,樹脂罐B的底口分三路,第一路經由第十二隔膜閥與出水管連接,第二路依次經由第二噴射器、第十四隔膜閥與出水管連接,第三路經由第十三隔膜閥與排污管連接,第十二隔膜閥與樹脂罐B的底口之間相連的管道經由第九隔膜閥、第四隔膜閥與樹脂罐A的頂口連接,第一至第十四隔膜閥的控制端口分別與壓力源分配器的相應控制端口連接,壓力源分配器的控制信號傳輸端與控制器的控制信號傳輸端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閥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噴射器、所述第二噴射器的吸鹽入口分別與飽和鹽水罐的相應出水口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閥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至第十四隔膜閥為氣動隔膜閥或液動隔膜閥。
4.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閥控制系統實現的一用一備滿室床逆流再生軟化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步驟:
1)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一隔膜閥、所述第八隔膜閥、所述第二隔膜閥打開,原水從所述進水管進入,經過所述第一隔膜閥后進入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在所述樹脂罐A中通過所述鈉型離子樹脂將原水中的鈣鎂離子吸附掉后,從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軟化水,軟化水經過所述第二隔膜閥、所述出水管輸出,樹脂罐A完成制水工序,與此同時,原水經過所述第八隔膜閥后進入所述樹脂罐B的頂口,但無水從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流出,所述樹脂罐B處于備用;
2)當所述樹脂罐A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吸附鈣鎂離子失效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三隔膜閥、所述第七隔膜閥、所述第八隔膜閥和所述第十二隔膜閥打開,原水經過所述進水管、所述第八隔膜閥通入所述樹脂罐B的頂口,在流經所述樹脂罐B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時,原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所述鈉型離子樹脂吸附,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流出軟化水,軟化水經過所述第十二隔膜閥、所述出水管輸出,所述樹脂罐B完成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過所述第七隔膜閥后與通過所述第一噴射器吸入的飽和鹽水混合形成稀釋鹽水,稀釋鹽水進入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在流經所述樹脂罐A時與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鈣鎂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將失效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大部分鈣鎂離子置換下來,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排出廢水,廢水經過所述第三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鈉型離子樹脂再生工序;
3)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繼續控制所述第三隔膜閥、所述第七隔膜閥、所述第八隔膜閥和所述第十二隔膜閥打開,所述樹脂罐B繼續進行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過所述第七隔膜閥,所述第一噴射器關閉吸鹽入口,軟化水直接從所述第一噴射器經過而進入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與所述樹脂罐A內殘余鹽構成稀釋鹽水而繼續與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殘余鈣鎂離子發生置換反應,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繼續排出廢水,廢水經過所述第三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鈣鎂離子再置換工序;
4)當所述樹脂罐A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恢復工交能力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四隔膜閥、所述第六隔膜閥、所述第八隔膜閥、所述第九隔膜閥、所述第十二隔膜閥打開,所述樹脂罐B繼續進行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由所述第九隔膜閥、所述第四隔膜閥送進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將所述樹脂罐A內的殘余鹽清洗干凈,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排出廢水,廢水經由所述第六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正向清洗工序;
5)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一隔膜閥、所述第八隔膜閥、所述第十二隔膜閥打開,所述樹脂罐B繼續進行制水工序,與此同時,原水經過所述第一隔膜閥后進入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但無水從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所述樹脂罐A處于備用;
6)當所述樹脂罐B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吸附鈣鎂離子失效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十一隔膜閥、所述第十四隔膜閥、所述第一隔膜閥和所述第二隔膜閥打開,原水經過所述進水管、所述第一隔膜閥通入所述樹脂罐A的頂口,在流經所述樹脂罐A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時,原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所述鈉型離子樹脂吸附,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軟化水,軟化水經過所述第二隔膜閥、所述出水管輸出,所述樹脂罐A完成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過所述第十四隔膜閥后與通過所述第二噴射器吸入的飽和鹽水混合形成稀釋鹽水,稀釋鹽水進入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在流經所述樹脂罐B時與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鈣鎂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將失效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大部分鈣鎂離子置換下來,所述樹脂罐B的頂口排出廢水,廢水經過所述第十一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鈉型離子樹脂再生工序;
7)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繼續控制所述第十一隔膜閥、所述第十四隔膜閥、所述第一隔膜閥和所述第二隔膜閥打開,所述樹脂罐A繼續進行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過所述第十四隔膜閥,所述第二噴射器關閉吸鹽入口,軟化水直接從所述第二噴射器經過而進入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與所述樹脂罐B內殘余鹽構成稀釋鹽水而繼續與所述鈉型離子樹脂上的殘余鈣鎂離子發生置換反應,所述樹脂罐B的頂口繼續排出廢水,廢水經過所述第十一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鈣鎂離子再置換工序;
8)當所述樹脂罐B內的所述鈉型離子樹脂恢復工交能力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壓力源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一隔膜閥、所述第二隔膜閥、所述第五隔膜閥、所述第十隔膜閥、所述第十三隔膜閥打開,所述樹脂罐A繼續進行制水工序,與此同時,所述樹脂罐A的底口流出的軟化水一部分經由所述第五隔膜閥、所述第十隔膜閥送進所述樹脂罐B的頂口,將所述樹脂罐B內的殘余鹽清洗干凈,所述樹脂罐B的底口排出廢水,廢水經由所述第十三隔膜閥、所述排污管排出,完成正向清洗工序,而后返回1)。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用一備滿室床逆流再生軟化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釋鹽水的含鹽量介于5%~15%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康潔之晨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康潔之晨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40117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