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學熱袋配方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78045.7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18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翔 |
| 主分類號: | C09K5/18 | 分類號: | C09K5/18;A61F7/03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石曉玲 |
| 地址: | 541002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學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熱袋配方,屬于化學制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化學熱袋,主要是利用化學放熱反應而取得熱量,而使袋內的溫度迅速升高的原理而制成。其主要應用在人們的取暖或是人體的熱敷性理療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傊瘜W熱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
化學熱袋,是冬天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之一,常見的化學熱袋,其主要是由無機鹽、鐵粉和活性炭制成。這主要是利用電化學原理,鐵粉發生了氧化反應發出的熱量。這種原理在中國專利文獻也不難找到,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發熱袋”(公開號:CN?1572263A,公開日:2005年2月2日)的化學熱袋。其是由鐵粉25~85%、無機鹽1~12%、活性炭3~50%、水0~40%制成的化學熱袋。
為了尋找更好的化學熱袋的組成配方,人們對化學熱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中國專利文獻[申請公布號CN?102040951A;申請公布日2011.05.04]已報道了由連二亞硫酸鈉、氧化鈣、活性炭和水制成的化學熱袋。該化學熱袋發熱效果好,且生產成本低。雖然該化學熱袋中連二亞硫酸鈉與水反應能放出大量的熱,但是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和易燃的硫磺蒸氣容易引起冒黃煙燃燒,甚至爆炸。此外,連二亞硫酸鈉有毒,一旦化學熱袋脹破,容易造成眼睛、呼吸道黏膜等傷害,因此,開發一種新的化學熱袋對人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了一種安全環保且制熱時間長的化學熱袋配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30~70份,活性炭10~30份,氯化鈉2~8份,氫氧化鈣40~50份,過氧化鈉1~7份,氧化鈣2~8份,硅酸鈉10~20份,水80~90份。
其重量份配比如下:
鐵粉50份,活性炭20份,氯化鈉5份,氫氧化鈣45份,過氧化鈉4份,氧化鈣5份,硅酸鈉15份,水85份。
本發明中,利用了電化學反應產生熱量的原理,其中金屬鐵、活性炭、氯化鈉構成原電池,碳為電池的正極,鐵為負極,氯化鈉為電解質溶液。氧化鈣為堿性氧化物,與水易發生化學反應。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Ca(OH)2)并產生大量熱量。此外,由于鈣元素與水分子的配合過程的放熱效應很大,所以氫氧化鈣的溶解過程也是放熱,增加了化學熱袋的熱量,延長制熱時間。同時也增加氫氧根離子,促進電化學反應。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發出大量熱量,補充了化學熱袋中能量。同時產生的氧氣,可以促進氫氧化亞鐵變成氫化鐵,繼續放熱。硅酸鈉具有黏合性,可以使能量聚集在某一區域,減少能量損失,增加了制熱時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不僅利用了常見的電化學反應制熱,而且利用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制熱,大大地增加熱量,延長了制熱時間。同時,還利用了氧化鈣與水反應和氫氧化鈣溶解過程發出的熱量,增加了制熱時間。此外,該化學熱袋配方合理,無毒,環保,更有利于其實際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50份,活性炭20份,氯化鈉5份,氫氧化鈣45份,過氧化鈉4份,氧化鈣5份,硅酸鈉15份,水85份。
實施例2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30份,活性炭10份,氯化鈉2份,氫氧化鈣40份,過氧化鈉7份,氧化鈣8份,硅酸鈉20份,水90份。
實施例3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70份,活性炭30份,氯化鈉8份,氫氧化鈣50份,過氧化鈉1份,氧化鈣2份,硅酸鈉10份,水80份。
實施例4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40份,活性炭15份,氯化鈉4份,氫氧化鈣42份,過氧化鈉5份,氧化鈣6份,硅酸鈉17份,水88份。
實施例5
一種化學熱袋配方,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組分組成:鐵粉60份,活性炭25份,氯化鈉6份,氫氧化鈣47份,過氧化鈉3份,氧化鈣4份,硅酸鈉12份,水83份。
當然,上面只是本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的原理、構造以及結構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翔,未經李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780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