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錄音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9714.4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1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向迪昀;文紅;李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16 | 分類號: | G06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倫律師事務所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國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錄音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計算機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錄音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在不同的場合進行錄音時,往往對于錄音的音質有著不同的要求。例如采訪時需要很好的錄下人聲,同時抑制周圍的環境噪聲提升信噪比;音樂會時則希望能夠盡量完整的記錄下立體聲的音樂效果,避免對環境聲效的損傷;戶外的錄音與攝像時更會根據實際所錄制的音源特征與環境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后處理方式。在新聞采訪,音樂會實際的錄制場景,往往會采用多個麥克風同時錄音的方式,同時使用較大尺寸的麥克風以及防風設備等實現信號的采集,再于后期進行處理。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錄音方法及裝置。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錄音方法,包括:
獲取第一錄音模式下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
識別所述錄音信號的信號特征;
切換到所述信號特征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所述獲取第一錄音模式下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包括:
獲取第一錄音模式下錄音第一預設時間段得到的錄音信號;
或
根據預設時間間隔采集以所述第一錄音模式錄音第二預設段得到的錄音信號。
可選的,切換到所述信號特征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包括:
根據所述信號特征將所述錄音信號劃分為語音信號或音樂信號;
切換到所述語音信號或音樂信號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當所述錄音信號為語音信號時,切換到所述語音信號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包括:
獲取當前環境噪聲的噪聲強度;
當所述噪聲強度超過預設噪聲強度時,采用第一語音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所述第一語音錄音模式采用預設降噪模式對繼續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進行降噪處理。
可選的,當所述噪聲強度未超過所述預設噪聲強度時,切換到所述語音信號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包括:
采用第二語音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所述第二語音錄音模式對繼續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不做降噪處理;
顯示會議錄音模式和采訪錄音模式中至少一種錄音模式對應的錄音模式選項;
當接收到對所述會議錄音模式或所述采訪錄音模式對應的錄音模式選項的選定操作時,切換到選定的錄音模式選項對應的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當所述錄音信號為音樂信號時,切換到所述音樂信號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包括:
采用音樂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所述音樂錄音模式對繼續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不做降噪處理。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所述信號特征對應的至少一種錄音模式;
顯示所述錄音模式對應的錄音模式選項;
當接收到對所述錄音模式選項的選定操作時,切換到選定的所述錄音模式選項對應的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顯示終端支持的錄音模式對應的錄音模式選項;
當接收到對所述錄音模式選項的選定操作時,切換到選定的所述錄音模式選項對應的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顯示以下至少一項信息: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的實時信號強度,錄音的實時拾音指向。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當前的錄音模式確定當前的錄音場景信息;
顯示所述錄音場景信息。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錄音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第一錄音模式下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
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所述錄音信號的信號特征;
錄音模塊,用于切換到所述信號特征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所述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第一錄音模式下錄音第一預設時間段得到的錄音信號;或根據預設時間間隔采集以所述第一錄音模式錄音第二預設段得到的錄音信號。
可選的,所述錄音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信號特征將所述錄音信號劃分為語音信號或音樂信號;切換到所述語音信號或音樂信號對應的第二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
可選的,所述錄音模塊包括:
獲取子模塊,用于當所述錄音信號為語音信號時,獲取當前環境噪聲的噪聲強度;
錄音子模塊,用于當所述噪聲強度超過預設噪聲強度時,采用第一語音錄音模式繼續進行錄音,所述第一語音錄音模式采用預設降噪模式對繼續錄音得到的錄音信號進行降噪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97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