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茶園養鴨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9119.0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69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費紅娣;張巧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句容市茅山鎮紅娣茶園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17/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240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茶園 養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態茶園養鴨的方法。
背景技術
茶園養殖已逐漸成為當前生態茶園養殖業的重要模式之一。利用動物去除茶園雜草和害蟲,減少了除草用工和害蟲防治用藥量;動物的排泄物又為茶樹生長提供有機肥,減少了化肥施用量。使農業生產實現了自然界食物鏈式的生產,這對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茶園養殖的蛋、肉品質優異,售價遠遠高于市場普通產品,經濟效益顯著。現在茶園養殖比較成功的動物主要是草雞,草雞對茶園中的害蟲防治效果較為顯著,但是對于草害防治則收效甚微,而且雞的活動能力強,若管理不善極容易發生走失現象。茶園養鴨也有少量報道,將一定數量的鴨群放到茶園里任其自由活動,養殖方式較為粗獷。由于鴨的活動能力相對較弱,而且是群居性動物,容易造成對蟲、草害防治不均勻的情況;而且還需要開挖水塘供鴨游泳嬉戲,這也限制了部分水源緊張地區的養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態茶園養鴨的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管理粗曠,鴨子易走失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生態茶園養鴨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地勢平坦的成齡茶園,約5-10畝茶園為一個養殖區,在茶園四周用鐵絲網或尼龍網圍成高度50~70cm以上的柵欄,防止鴨子走失及狐貍等掠食性動物的入侵;
(2)將茶園一側的第一條茶行一端封住,另一端留出0.5~1.5m間隔,使其與相鄰的茶行間相通;同時,將另一側第一條茶行一端也封住,另一端同樣留出0.5~1.5m間隔,使得茶園中所有的茶行呈S形相通;
(3)在S形通道的一端設進出口,另一端放置食槽和水槽;其中,食槽中根據鴨子食量和數量及茶園蟲、草情況適當補充全價飼料;
(4)對將要進行養殖的雛鴨自出生便采用先吹哨或響鈴后喂食的方法進行進食訓練,培養進食的條件反射,約一周左右即可形成條件反射;
(5)每天早晨5~7點將完成進食訓練的雛鴨由步驟(3)中所述的進出口放入茶園,在另一端吹哨或響鈴,吸引鴨群前往進食;傍晚4~7點,將在步驟(3)中所述的進出口吹哨或響鈴,吸引鴨群走出茶園;約一周左右,鴨群即會熟悉遍及茶園的S形路線,并形成相對固定的活動路線。
步驟(3)中,水槽寬10~20cm,深10~15cm,適宜鴨子飲水及洗羽,但不能進入游泳。
步驟(5)中,進入茶園養殖的雛鴨的均大于10日齡。
每畝茶園中,養殖15~20只鴨子。
其中,于生態茶園中養鴨的時間為每年5~10月。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由于采取旱養技術,省去開挖水塘的成本付出及條件限制;同時,因為鴨子易于馴化,短時間內即可形成條件反射,在哨音或鈴聲的吸引下通過S形通道,活動路線遍及茶園,對蟲、草害的防治效果均勻。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
實施例1
(1)選擇選擇地勢平坦的成齡茶園10畝為養殖區,在茶園四周用鐵絲網圍成高度60cm的柵欄,防止鴨子走失及狐貍等掠食性動物的入侵;
(2)將茶園一側的第一條茶行一端封住,另一端留出1m間隔,使其與相鄰的茶行間相通;同時,將另一側第一條茶行一端也封住,另一端同樣留出1m間隔,使得茶園中所有的茶行呈S形相通;
(3)在S形通道的一端設進出口,另一端放置食槽和水槽;其中,食槽中根據鴨子食量和數量及茶園蟲、草情況適當補充全價飼料;其中,水槽寬15cm,深15cm,
(4)對將要進行養殖的雛鴨自出生便采用先吹哨或響鈴后喂食的方法進行進食訓練,培養進食的條件反射,約一周左右即可形成條件反射;
(5)每天早晨6點將完成進食訓練的雛鴨150只由步驟(3)中所述的進出口放入茶園,在另一端吹哨或響鈴,吸引鴨群前往進食;傍晚5點,將在步驟(3)中所述的進出口吹哨或響鈴,吸引鴨群走出茶園;約一周左右,鴨群即會熟悉遍及茶園的S形路線,并形成相對固定的活動路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句容市茅山鎮紅娣茶園,未經句容市茅山鎮紅娣茶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91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