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拉絲機張力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9047.X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5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輝;王廣森;王占東;于志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旭輝恒遠塑料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9/38 | 分類號: | B65H59/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82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拉絲 張力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絲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拉絲機張力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拉絲機是生產連續纖維制品的主要設備,其主要功能是將漏嘴流出的液體拉伸成一定細度的纖維,并以某種排線方式將其規則卷繞成為特定要求的原絲筒,以供下道工序退解、并股成商品紗或供織造用。
拉絲機在收線過程中,保持纖維絲所受張力的恒定是保證后續制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纖維制品的質量和性能又與其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和實踐證明,拉絲過程中張力選擇不當或張力控制不穩定,可使纖維制品的強度損失20%~30%,而適當和平穩的張力可提高纖維的工作應力,充分發揮纖維材料的高強特性,增強纖維制品承受內壓的能力,提高其抗疲勞特性。如果張力過大,則拉絲機繞絲筒與張力輥間纖維絲會因受力過大而受到影響,甚至被拉斷。反之,若張力過小,則又會在張力輥和繞絲筒間形成松絲、亂絲等現象,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降低勞動生產率。傳統的機械式自動控制、氣動式自動控制以及液壓傳動控制雖然簡單而易于實現,但無法滿足該系統的高動態響應能力、高精度以及高穩定性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運行穩定、操作方便的拉絲機張力控制系統。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拉絲機張力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PLC、電機、伺服驅動器、張力傳感器、CCD圖像傳感器、前置放大濾波器、A/D轉換器、機械結構,電機包括主馬達、收線電機,伺服驅動器包括第一伺服驅動器、第二伺服驅動器,機械結構包括放線輪、接線部分、收線輪,放線輪與接線部分連接,接線部分與張力傳感器連接,張力傳感器與收線輪連接,張力傳感器的輸出與CCD圖像傳感器連接,CCD圖像傳感器的輸出與前置放大濾波器連接,前置放大濾波器的輸出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與PLC連接,PLC分別與第一伺服驅動器、第二伺服驅動器雙向連接,第一伺服驅動器的輸出與主馬達連接,主馬達的輸出與接線部分連接,第二伺服驅動器的輸出與收線電機連接,收線電機的輸出與收線輪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設計了以PLC為核心的張力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其響應快、超調小,具有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能滿足拉絲機對恒張力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框圖;
以下將結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拉絲機張力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PLC、電機、伺服驅動器、張力傳感器、CCD圖像傳感器、前置放大濾波器、A/D轉換器、機械結構,電機包括主馬達、收線電機,伺服驅動器包括第一伺服驅動器、第二伺服驅動器,機械結構包括放線輪、接線部分、收線輪,放線輪與接線部分連接,接線部分與張力傳感器連接,張力傳感器與收線輪連接,張力傳感器的輸出與CCD圖像傳感器連接,CCD圖像傳感器的輸出與前置放大濾波器連接,前置放大濾波器的輸出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與PLC連接,PLC分別與第一伺服驅動器、第二伺服驅動器雙向連接,第一伺服驅動器的輸出與主馬達連接,主馬達的輸出與接線部分連接,第二伺服驅動器的輸出與收線電機連接,收線電機的輸出與收線輪連接。
在卷繞過程中,拉絲以恒定的速度從放線輪出來后經過接線部分、張力傳感器,最后纏繞到收線輪上。拉絲卷繞過程中,由張力傳感器采集拉絲張力變化,輸出張力經CCD圖像傳感器、前置放大濾波器和A/D轉換器后傳輸至PLC,PLC通過軟件算法處理產生控制信號輸出給第一伺服驅動器與第二伺服驅動器,以控制主馬達與收線電機的轉速,達到控制張力的目的。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旭輝恒遠塑料包裝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旭輝恒遠塑料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90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