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座椅小桌板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8052.9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86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寧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中航中振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3/00 | 分類號: | B60N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椅 小桌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桌板,具體設計一種車用座椅小桌板。
背景技術
目前,火車或汽車內多裝有盛放水杯、食品等小物品的小桌板,小桌板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車內的舒適度,有效利用了車內的空間。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小桌板分兩種,一種是外加的可拆卸小桌板,這種小桌板功能較多,使用方便,然而與車內座椅固定性不好,另一種是經改裝與座椅鏈接為一個整體的小桌板,但這類小桌板為了車內的美觀而往往實用性并不高,特別是放置水杯的地方,現有技術中多為簡單的凹槽設置,穩定性不好,在遇到緊急剎車或顛簸的情況時水杯很容易倒翻,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座椅小桌板,該座椅小桌板與座椅的固定性好,更適合放置水杯等物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車用座椅小桌板,包括桌板,所述桌板一端通過鉸接軸鉸接于座椅后背,所述桌板靠近座椅后背的一側上設有矩形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下方設有一凹槽,所述放置框包括水平放置的兩個第一連桿,和豎直放置的兩個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一端與座椅后背交接,所述第二連桿一端與所述桌板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桿連接,所述桌板向座椅后背收攏時,所述放置框能夠收攏,所述桌板從座椅后背打開時,所述放置框能夠成打開形成一矩形容納框。
優選地,所述桌板的另一端通過一組連接臂與座椅后背連接,每組所述連接臂個數為兩個,每個所述連接臂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
座椅后背上設有一固定裝置,所述桌板上設有與所述固定裝置相適應的連接部。
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突出于座椅背部的鉤部和位于所述座椅后背內部的彈性部,優選地,所述彈性部連接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能夠使所述鉤部相對
于所述座椅后背前后伸縮和/或左右旋轉。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為開設在所述桌板外沿的,帶有孔洞的檔環。
優選地,所述桌板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桌板上設置的矩形放置框用于盛放水杯等物品,與傳統的簡單凹槽相比,放置框能夠在杯子高度方向上更多地進行限位,更有效地防止杯子翻到,且放置框可隨桌板的收攏(打開)而收攏(打開),簡單方便。
連接臂可進一步在水平位置固定桌板,防止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或盛放的重物導致桌板損壞,延長使用壽命。
桌板上的連接部通過壓縮座椅后背上的固定裝置就能夠將桌板收攏與座椅后背,需要打開時只需旋轉連接部的鉤部即可取下桌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車用座椅小桌板的側視圖;
圖2是圖1中桌板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放置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3所示,一種車用座椅小桌板,包括桌板1,桌板1一端通過鉸接軸鉸接于座椅后背6,桌板1靠近座椅后背6的一側上設有矩形放置框2,放置框2的下方設有一凹槽(未圖示),放置框2包括水平放置的兩個第一連桿21,和豎直放置的兩個第二連桿22,第一連桿21一端與座椅后背6鉸接,第二連桿23一端與桌板1鉸接,第一連桿21的另一端及第二連桿22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桿23連接,桌板1向座椅后背6收攏時,放置框2能夠收攏,桌板1從座椅后背6打開時,放置框2能夠成打開形成一矩形容納框。
優選地,桌板1的另一端通過一組連接臂與座椅后背6連接,每組連接臂個數為兩個,每個連接臂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連接臂3和第二連接臂4。
座椅后背6上設有一固定裝置5,桌板1上設有與固定裝置5相適應的連接部6。
固定裝置5包括突出于座椅背部的鉤部5和位于所述座椅后背內部的彈性部。優選地,彈性部連接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能夠使所述鉤部相對于座
椅后背6前后伸縮和/或左右旋轉。這種彈性元件可以是串連在一起的彈簧和扭
簧,或其他能夠實現該功能的彈性元件。
優選地,連接部為開設在所述桌板外沿的,帶有孔洞的檔環。
優選地,所述桌板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凹槽7,該凹槽可用于放置其他物品。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中航中振汽車飾件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中航中振汽車飾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805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