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認證終端及支付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7473.X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0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16 | 分類號: | G06Q20/16;G06Q20/40;H04B10/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支付 身份 認證 方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支付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及應用該 方法的認證終端及支付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在智能手機等支付終端和可穿戴設備之間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時, 一般都采用藍牙、Wi-Fi或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來通信。 然而,這些通信方式功耗相對較大,都是通過電磁波傳輸,存在輻射影響。可 穿戴設備長期戴在用戶身上并且和皮膚接觸,應設法將輻射降到最低限度,保 護人體的健康。
可見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是一種新興的基于可見 光(400THz-790THz)的光無線通信技術,其通過熒光燈或發光二極管等發出的 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閃爍信號來傳輸信息。可見光通信可以提供短距離、高 安全、無干擾的無線通信連接,與傳統的射頻通信相比,可見光無線通信不用 申請頻譜證,也可以避免電磁波干擾。因此,將可見光通信應用到移動支付的 身份認證中,既能有效控制移動支付過程中造成的電磁輻射、降低功耗,又能 增強身份認證過程的安全性,從而解決現有的移動支付系統存在的高功耗、高 輻射以及安全性較差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通過可見光通信建立支付終端與 認證終端之間的通信連接,實現低功耗、低輻射、高安全性的移動支付身份認 證。
另,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所述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的認證終端。
另,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所述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的支付終端。
一種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方法,包括步驟:
支付終端根據用戶的支付指令發起支付認證請求;
所述支付終端通過可見光通信與認證終端建立連接,并將所述支付認證請 求對應的請求信息發送至所述認證終端;
所述認證終端根據所述請求信息,獲取與所述支付認證請求對應的身份認 證信息;
所述支付終端從所述認證終端讀取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并根據所述身份認 證信息完成支付。
其中,所述將所述支付認證請求對應的請求信息發送至所述認證終端,包 括:
所述支付終端將所述請求信息調制成可見光請求信號,發送至所述認證終 端;
所述認證終端接收所述可見光請求信號,并通過解調還原所述請求信息。
其中,所述獲取與所述支付認證請求對應的身份認證信息,包括:
所述認證終端讀取預設的身份認證信息,并通過生物識別認證所述用戶的 身份。
其中,所述通過生物識別認證所述用戶的身份,包括:
所述認證終端通過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中至少一項來認證所述 用戶的身份是否與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支付終端從所述認證終端讀取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包括:
當所述用戶身份與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匹配時,所述認證終端將所述身份認 證信息調制成可見光認證信號,發送至所述支付終端;
所述支付終端接收所述可見光認證信號,并通過解調還原所述身份認證信 息。
一種認證終端,包括:
通信單元,用于通過可見光通信與支付終端建立連接,并接收支付終端發 起的支付認證請求所對應的請求信息;
認證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請求信息,獲取與所述支付認證請求對應的身份 認證信息;
所述通信單元,還用于將所述身份認證信息調制成可見光認證信號,并發 送至所述支付終端。
其中,所述獲取與所述支付認證請求對應的身份認證信息,包括:
所述認證單元讀取預設的身份認證信息,并通過生物識別認證所述用戶的 身份。
其中,所述通過生物識別認證所述用戶的身份,包括:
所述認證單元通過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中至少一項來認證所述 用戶的身份是否與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匹配;
當所述用戶身份與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匹配時,所述通信單元將所述身份認 證信息調制成可見光認證信號,并發送至所述支付終端。
一種支付終端,包括:
請求單元,用于根據用戶的支付指令,發起支付認證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74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