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6886.6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014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煒;李志;葉曉峰;吳向陽;趙文靜;夏晉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08;C08L23/16;C08K7/24;C08K5/39;C08L83/04;C08K3/34;C08K5/17;C08K3/30;C08K5/5425;C08J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0006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用途 注塑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功能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乙烯基硅烷偶聯劑、熱引發劑和交聯催化劑混合制得混合溶劑;
(b)利用噴霧分散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與步驟(a)制得的混合溶劑共混復合,制得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A料;
(c)將多種低分子聚烯烴材料共混復配,得到低分子量聚烯烴復合流動改性劑,即為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B料;
(d)將步驟(b)制得的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A料和步驟(c)制得的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B料共混復配,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級復合材料基料;
(e)將步驟(d)制得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級復合材料基料與潤滑劑、抗靜電劑或納米材料共混復合,制備得到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
步驟(a)中乙烯基硅烷偶聯劑、熱引發劑和交聯催化劑的質量比為(2~10):1:1,
步驟(b)所述的混合溶劑的質量為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的質量的0.1%~2.0%,
步驟(c)所述的多種低分子聚烯烴材料為分子量為10萬~50萬,熔融指數為在2.16Kg載荷下0.5~25g/10min的LLDPE、HDPE和EPDM按重量比為1:5:1~10:5:1的混合物,
步驟(d)所述的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A料和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B料的質量比為7:3~3: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的粘均分子量為100萬~650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的乙烯基硅烷偶聯劑分子式為CH2=CH(CH2)nSiX3,其中的X為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或叔丁氧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的熱引發劑包括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氫二異丙苯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過氧化己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的交聯催化劑包括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辛酸亞錫、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錫或二醋酸二丁基錫。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途注塑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所述的潤滑劑、抗靜電劑、納米材料的質量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級復合材料基料質量的0.5%~10%,其中:
所述的潤滑劑為硅酮或二硫化鉬;
所述的抗靜電劑為烷基磺酸、磷酸的堿金屬鹽、二硫代氨基甲酸的堿金屬鹽或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
所述的納米材料為碳納米管、石墨烯、納米二氧化硅或納米碳化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68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啤酒瓶蓋的內墊料
- 下一篇:NdBR濕母料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