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氮共滲后的高碳鉻長壽命軸承零件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5787.6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43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任強林;張克炎;邵青山;鄭建明;湯致彪;王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環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40 | 分類號: | G01N3/40;G01N21/84;G01N23/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荊楚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215 | 代理人: | 王健,高琴 |
| 地址: | 44102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氮共滲后 高碳鉻長 壽命 軸承 零件 檢測 方法 | ||
1.一種碳氮共滲后的高碳鉻長壽命軸承零件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方法包括有效硬化層深度檢測、滲層碳氮濃度檢測、硬度檢測、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以及滲層金相組織檢測;
所述有效硬化層深度檢測是指:先于500±10℃下對所述零件回火處理1小時,然后檢測零件表面至其心部維氏硬度為500HV處的垂直距離為0.3~0.5mm,該距離即為有效硬化層深度;
所述滲層碳氮濃度檢測是指:于距零件表面0.15mm深處測得碳氮濃度為:C 1.2%~1.6%、N≥0.1%、C+N 1.5%~2.0%;
所述硬度檢測包括表層硬度檢測和心部硬度檢測;
所述表層硬度檢測是指:于距零件表面0.1mm深處測量維氏硬度為713~923HV;
所述心部硬度檢測是指:于距零件表面2mm深處測量維氏硬度為664~795HV;
所述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包括表層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和心部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
所述表層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是指:于距零件表面0.05mm深處進行X射線衍射分析,測得殘余奧氏體含量為17%~40%;
所述心部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是指:于距零件表面2mm深處進行X射線衍射分析,測得殘余奧氏體含量為5%~12%;
所述滲層金相組織檢測是指:采用金相顯微鏡檢測滲層具有隱針或細針含氮馬氏體、殘余奧氏體和碳氮化合物,無顯微組織缺陷,其中,碳氮化物呈顆粒狀分布,無塊狀、角狀、網狀結構,且碳氮化合物的顆粒尺寸不大于8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氮共滲后的高碳鉻長壽命軸承零件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硬化層深度檢測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① 于500±10℃下對所述零件回火處理1小時后空冷至室溫;
② 檢測垂直于所述零件表面的截面上的維氏硬度梯度,并以維氏硬度值為縱坐標,以至表面的距離為橫坐標,繪制硬度分布曲線;
③ 采用圖解法求得硬度分布曲線上零件表面至其心部維氏硬度為500HV處的垂直距離為0.3~0.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碳氮共滲后的高碳鉻長壽命軸承零件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層硬度檢測是指:在垂直于所述零件表面的截面上,于距零件表面0.1mm深處測量維氏硬度為713~923HV,然后將其換算成洛氏硬度為60~67HRC;
所述心部硬度檢測是指:在垂直于所述零件表面的截面上,于距零件表面2mm深處測量維氏硬度為664~795HV,然后將其換算成洛氏硬度為58~63HR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環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三環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578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針對全數字PET系統的在線能量符合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能自動抽吸的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