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脫氫樅胺咪唑有機鹽及其制備方法、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364056.X | 申請日: | 2015-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71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莉;趙俸藝;徐園園;楊世龍;孫莉;王露娜;王未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33/90 | 分類號: | C07C233/90;C07C209/00;C07C211/31;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萬婧 |
| 地址: | 21003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氫 咪唑 有機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脫氫樅胺基化合物,具體涉及脫氫樅胺咪唑有機鹽及其制備方法、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等一次性資源的逐漸枯竭以及人類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普遍提高,利用松香等可再生的天然資源代替石油來發(fā)展精細化工已成為國內(nèi)外的一種趨勢。我國和美國是松香出產(chǎn)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全世界每年生產(chǎn)120萬噸松香,我國和美國就約占總產(chǎn)量的50%,是世界松香市場主要的供應國。改性過的松香在美國被使用和出口,而在我國則恰恰相反,原料松香被大量使用及出口,這與我國松香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并不相符,這一國情更不能適應我國化工、材料、制藥等產(chǎn)業(yè)對松香產(chǎn)品的需求。對我國的資源保護和經(jīng)濟發(fā)展也十分不利。基于此,《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要求我國主要林化產(chǎn)品深加工率要提高到60%以上,林業(yè)高技術產(chǎn)業(yè)總產(chǎn)值占林業(yè)總產(chǎn)值10%-15%以上。因此,急需開辟松香深加工利用研究,改變我國松香資源深度加工落后的不利局面。現(xiàn)在,先天的資源優(yōu)勢以及政策上的傾斜,使得松香改性產(chǎn)品在中國的發(fā)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脫氫樅胺(如式I所示)是松香重要的改性產(chǎn)品之一,原料豐富,價格相對便宜,松香經(jīng)過一系列結構改性得到歧化松香胺,脫氫樅胺具有一些獨特理化性質(zhì),如有穩(wěn)定的性質(zhì),良好的光學活性,較大的比旋光度等。近年來,隨著脫氫樅胺的提取和純化技術的不斷增強,其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時進一步擴大了應用范圍。脫氫樅胺可作為良好的光學拆分劑是因為結構中天然手性碳的存在。脫氫樅胺也可用作特效的殺蟲劑、殺菌劑和防霉劑,這是因為脫氫樅胺本身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另外,在金屬緩蝕劑、潤滑油添加劑、原油破乳劑、木材防腐劑、抗靜電劑、表面活性劑、染料和涂料助劑、水處理劑等領域,脫氫樅胺及其衍生物也被廣泛使用,在光化學拆分、造紙、金屬加工、選礦、紡織印染、涂料、石油開采、醫(yī)藥、農(nóng)藥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同樣不可小覷。隨著脫氫樅胺提取和純化技術的進步,產(chǎn)品質(zhì)量的提高,預計脫氫樅胺在醫(yī)藥、農(nóng)藥、金屬加工、選礦、表面活性劑、染料、涂料、光化學拆分領域?qū)⒌玫礁鼜V泛的應用,
許多希夫堿化合物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例如具有抗瘧疾活性[BohachGA,FastDJ,NelsonRD,SchlievertPM.Malaria.In:RodesJ,BenhamouJP,BleiA,ReichenJ,RizzettoM,editors.Thetextbookofhepatology:frombasicsciencetoclinicalpractice.Oxford(UK):WileyBlackwell;2007.p.1029-34]、抗菌活性[AlekshunMN,LevySB.Molecularmechanismsofantibacterialmultidrugresistance.Cell2007;128(6):1037-50]、抗真菌活性[KarthikeyanMS,PrasadDJ,PoojaryB,BhatKS,HollaBS,KumariNS.SynthesisandbiologicalactivityofSchiffandMannichbasesbearing2,4-dichloro-5-uorophenylmoiety.BioorgMedChem2006;14(22):7482-9]及抗病毒活性[SriramD,YogeeswariP,MyneeduNS,SaraswatV.Abacavirprodrugs:microwave-assistedsynthesisandtheirevaluationofanti-HIVactivities.BioorgMedChemLett2006;16(8):2127-9]等。據(jù)報道某些氫樅胺基衍生物具有抗癌等活性[陳泳,林中祥.樹脂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腫瘤和抗微生物活性研究新進展[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2008,28(5):113-1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yè)大學,未經(jīng)南京林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4056.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