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虛擬同步逆變控制的儲能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3875.2 | 申請日: | 2015-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3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1 |
| 發明(設計)人: | 計長安;杭麗君;羅亞橋;馮琳;李偉;李國杰;洪偉;朱明琳;徐斌;胡翀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40 | 分類號: | H02J3/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虛擬 同步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虛擬同步逆變控制的儲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初始化,在該儲能系統中由操作員根據系統要求設定以下參數值:
DC/AC變換器的直流母線電壓參考值
儲能系統的電磁功率參考值Pref;
儲能系統的無功功率參考值Qref;
設定調差系數R為30-50之間、慣性常數M為1-20之間、負荷-阻尼常數D為1%或2%;
設定虛擬轉子xq和定子的阻抗xd均為1-10之間;
交流側電壓參考值Uref,標么值設為1;
設定勵磁系統的第一補償器的增益Kf和時間常數Tf為0-1之間,勵磁系統的增益Ka在100-500之間,勵磁系統的的時間常數Te在0-1之間,勵磁電壓幅值的上限Efmax在0-15之間,勵磁電壓幅值的下限Efmin=-Efmax;
設定電氣部分的虛擬轉子暫態阻抗x′d的取值范圍在0.1-0.5之間,定子的暫態阻抗x′q的取值范圍在0.3-1之間,d軸的暫態開路時間常數T′do的取值范圍在1.5-10之間,q軸的暫態開路時間常數T′qo的取值范圍在0.5-2.0之間;
第一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數為kp1和ki1,0<kp1<1000,0<ki1<1000;
第二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數為kp2和ki2,0<kp2<1000,0<ki2<1000;
第三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數為kp3和ki3,0<kp3<1000,0<ki3<1000;
第四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數為kp4和ki4,0<kp4<1000,0<ki4<1000;
第五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數為kp5和ki5,0<kp5<1000,0<ki5<1000;
采用霍爾傳感器對直流側電壓、交流側電壓和電流進行采樣,得到DC/DC變換器(2)的輸出端電壓Udc,單位為標么值,以及電網側三相電壓ea,eb,ec和電網側三相電流ia,ib,ic;
步驟2)、第一控制器按以下步驟執行:
21)、第一比較器計算第一PI控制器的輸入值:
22)、第一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比較器的輸出后進行計算,輸出相應的控制量:
步驟3)第二控制器(7)的虛擬同步逆變控制的機械部分按以下步驟執行:
31)、通過第二比較器按下列公式計算虛擬機械功率Pm:
其中,Pref是設定的電磁功率參考值,R為調差系數,Δω為虛擬轉子角度偏移量為虛擬轉子慣性環節的輸出量,M為虛擬轉子慣性環節中的慣性常數,D為虛擬轉子慣性環節中的負荷-阻尼常數,s為復頻率,Δω的初始值設為零;
32)、通過第三比較器計算機械部分的虛擬加速功率PA:
Pa=Pm-Pe,其中Pe為機械部分的電磁功率,Pe=eaia+ebib+ecic;
33)、通過第一加法器計算角速度為:ω=ω0+Δω,ω0為角速度的初始值,當電網頻率為50Hz,則ω0=2×π×50=314rad/s;
34)、通過第一積分器計算同步角度:θ=∫ω;θ為角度轉換模塊的輸入;
35)、通過角度轉換模塊進行角度補償,公式如下:
其中,θ′為鎖相角度;I為電網電流幅值;eg為電網電壓幅值;xq為虛擬轉子阻抗;
步驟4)、第二控制器虛擬同步逆變控制的勵磁系統按以下步驟執行:
41)、通過第四比較器計算虛擬勵磁器的輸入量Ut,公式如下:
Ut=Uref-Ux
其中:Uref為設定的交流側電壓值,Kf和Tf為第一補償器的增益和時間常數;Ux為第一補償器的輸出;
42)、通過虛擬勵磁器計算電氣部分的輸入虛擬勵磁電壓Ef,公式如下:
其中:Ka和Te分別為虛擬勵磁器的增益和時間常數,Efmax和Efmin分別為虛擬勵磁器的電壓幅值的上限和下限;
43)、通過第一補償器計算Ux,,公式如下:
步驟5)、電壓坐標變換模塊和電流坐標變換模塊按以下步驟執行:
51)、由ea、eb和ec經電壓坐標變換模塊計算出電網電壓d-q分量Ud和Uq,公式如下:
52)、由ia、ib和ic經電流坐標變換模塊計算出電網電壓d-q分量id和iq,公式如下:
步驟6)、第二控制器虛擬同步逆變控制的電氣部分按以下步驟執行:
61)、計算電流參考Idref1和Iqref1,公式如下:
其中:Ud和Uq是電網電壓的d-q分量;Idref1和Iqref1是所述的DC/AC變換器(3)輸出電流的虛擬定子電流部分,Ef是虛擬勵磁電壓;
步驟7)、第二控制器功率控制部分按以下步驟執行:
71)、通過第五比較器計算出第二PI控制器的輸入:Pref-Pe;
72)、第二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五比較器的輸出后進行控制運算,輸出相應的控制量Idref2:Idref2=kp2(Pref-Pe)+ki2∫(Pref-Pe)dt;即為電流控制部分的輸入;
73)、通過第六比較器計算出第三PI控制器的輸入:Qref-Qe;
74)、第三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六比較器的輸出后進行控制運算,輸出相應的控制量Iqref2:
Iqref2=kp3(Qref-Qe)+ki3∫(Qref-Qe)dt;即為電流控制部分的輸入;
步驟8)、第二控制器(7)電流控制部分的d軸分量控制按以下步驟執行:
81)、計算出d軸電流參考值Idref,公式如下:
Idref=Idref1+Idref2;
82)、通過第七比較器計算出第四個PI控制器的輸入:Idref-Id;Id為三相電流d軸分量,由ia、ib和ic經坐標變換輸出;
83)、第四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七個比較器的輸出后進行控制運算,輸出相應得控制量Udref:Udref=kp4(Idref-ID)+ki4∫(Idref-Id)dt;
步驟9)、第二控制器電流控制部分的q軸分量控制按以下步驟執行:
91)、計算出q軸電流參考值Iqref,公式如下:
Iqref=Iqref1+Iqref2;
92)、通過第八比較器計算出第五PI控制器的輸入:Iqref-Iq;Iq為三相電流q軸分量,由ia、ib和ic經坐標變換輸出;
93)、第五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八比較器的輸出后進行控制運算,輸出相應得控制量Uqref:Uqref=kp5(Iqref-Iq)+ki5∫(Iqref-IQ)dt;
步驟10)、第二控制器輸出量:
101)、將所獲得的Udref和Uqref經逆坐標變換模塊變換,得到Uaref、Ubref和Ucref三個調制波,將這三個量作為控制信號與載波比較,獲得DC/AC變換器(3)的控制信號,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387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