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秸稈油聚醚多元醇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3719.6 | 申請日: | 2015-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10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耿佃勇;荊曉東;孫言叢;董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德信聯邦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5/26 | 分類號: | C08G65/26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王燕;耿霞 |
| 地址: | 25641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油聚醚 多元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醚多元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秸稈油聚醚多元醇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質熱裂解是指生物質在完全沒有氧或缺氧條件下熱降解,最終生成生物油﹑木炭和可燃氣體的過程。生物質熱裂解液化產生的生物油可以進一步地分離,提取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生物油中含有復雜的有機成分,這些有機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機物,至今對生物油成分相關分析還處于探討研究中。
秸稈油屬于生物質能源,其來源于自然界中的農作物秸稈或者木材廢棄物,在無氧環境下,高溫裂解成氣體,經冷凝得到。
在《玉米秸稈粉熱解生物油的分析及乳化》中,王麗紅等對玉米秸稈熱解后產生的生物油進行了成分分析,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乙酸﹑羥基丙酮和乙醛。在《玉米秸稈熱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中,山東理工大學殷哲分析秸稈油中主要含有:乙酸、琥珀酸二甲酯、羥基丙酮、1-羥基-2-丁酮、2-羥基-3-甲基-2-環戊烯-1-酮、苯酚等物質。
由于生物油中氧含量高,不穩定,顯酸性,需要改性才能使用,現有改性技術一般是催化加氫、催化裂解和乳化。目前,秸稈油主要還是供給燃油鍋爐使用,存在易結塊、燃燒易結焦、易酸性腐蝕的問題,也限制了秸稈油的應用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秸稈油聚醚多元醇的制備方法,解決秸稈油的易酸性腐蝕、易結塊、燃燒易結焦的問題,拓展秸稈油應用領域。
本發明所述的秸稈油聚醚多元醇的制備方法,是先將秸稈油采用環氧化合物或醇進行中和,再加入堿性催化劑,最后加入環氧化合物發生聚合反應,生成秸稈油聚醚多元醇。
其中,
所述的秸稈油的質量份數為100份。
用于中和的環氧化合物為環氧乙烷。
所述的醇為丙三醇或甲醇。
中和至pH值為4.0~8.0。
所述的堿性催化劑為三乙胺、甲醇鈉、三乙醇胺或乙酸鈉,堿性催化劑的質量份數為0.01~2份。
所述的用于聚合的環氧化合物為環氧丙烷,其質量份數為50~150份。
所述的聚合反應的溫度為60~150℃下,壓力為0.05~0.5MPa,時間為2~3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解決了秸稈油的易酸性腐蝕、易結塊、燃燒易結焦的問題,拓展秸稈油應用領域。秸稈油制成秸稈油聚醚多元醇后,能夠應用于甲醇汽油添加劑,生物柴油,燃料,聚氨酯添加劑,切削助磨劑,潤滑劑等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秸稈油100質量份,加入環氧乙烷直到中和到pH值5.1,加入堿性催化劑三乙胺1.5質量份,再加入150質量份的環氧丙烷,80℃,0.1MPa保壓反應3小時得到秸稈油聚醚。
實施例2
秸稈油100質量份,加入環氧乙烷直到中和到pH值7.5,加入堿性催化劑甲醇鈉0.01質量份,再加入100質量份的環氧丙烷,120℃,0.3MPa保壓反應3小時得到秸稈油聚醚。
實施例3
秸稈油100質量份,加入丙三醇直到中和到pH值4.8,加入堿性催化劑三乙醇胺1.2質量份,再加入50質量份的環氧丙烷,100℃,0.2MPa保壓反應3小時得到秸稈油聚醚。
實施例4
秸稈油100質量份,加入甲醇直到中和到pH值4.3,加入堿性催化劑乙酸鈉0.8質量份,再加入80質量份的環氧丙烷,150℃,0.28MPa保壓反應3小時得到秸稈油聚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德信聯邦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淄博德信聯邦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37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