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終端及其交通違章監督方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2802.1 | 申請日: | 2015-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2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終端 及其 交通 違章 監督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終端及其交通違章監督方法、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今社會,由于車輛的普及,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道路上的交通違章現象仍然很多,除了提高駕車者自身素質外,職能通過交管部門的監督和查處進行管理。
現有技術中,交管部門一般通過真人交警和安裝于路口的電子警察進行監督查處,但交警的數量有限,監管范圍有限,電子警察的成本較高,其監督區域無法覆蓋各個路面。
另外,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大部分路段處于電子監管盲區,高速上的違規停車、違規占用車道現象嚴重,大大增加了行駛中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終端及其交通違章監督方法、系統,使得通過已普及的智能終端對道路違章現象進行協助監督,拓寬了交管部門獲取違章證據的途徑,減少監管盲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方法,在需要通話時包含以下步驟:
A.所述智能終端通過攝像頭和定位裝置拍攝攜帶拍攝位置信息的圖像;
B.根據輸入的信息對所述圖像添加分類標簽;
C.識別所述圖像,在確認能夠識別時,獲取車牌號,并在無法識別時,重新進行拍攝;
D.將識別出的車牌號和具有分類標簽的圖像上傳至交管平臺;
E.所述交管平臺匯總接收到的所述車牌號和圖像,形成違章信息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智能終端,包含:
拍攝模塊,用于通過所述智能終端的攝像頭和定位裝置拍攝攜帶拍攝位置信息的圖像;
分類模塊,用于根據輸入的信息對所述圖像添加分類標簽;
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所述圖像,并在確認能夠識別時,獲取車牌號;在無法識別時,觸發所述拍攝模塊;
通信模塊,用于將所述識別模塊識別出的車牌號和具有分類標簽的圖像上傳至交管平臺。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系統,其包含如上述提到的智能終端,還包含一個交管平臺;
所述交管平臺,用于匯總接收到的所述車牌號和圖像,形成違章信息表。
本發明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主要區別及其效果在于:利用已經為大眾普及的智能終端進行違章現象的采集及上報,豐富交管部門收集違章現象證據的途徑,無形中拓寬了監督區域;還通過對上報證據的預先分類,便于后續交管部門對證據的利用,減少交管部門的后續人力成本;另外,通過預先的車牌號識別,對證據進行篩選,排除無法成為證據的圖像,增加證據的可利用性,進一步減少后續篩選的人力成本。可見,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方法使得通過已普及的智能終端對道路違章現象進行協助監督,拓寬了交管部門獲取違章證據的途徑,減少監管盲區。
作為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B之后以及所述步驟C之前,包含以下步驟:判斷所述分類標簽是否為動態違章項目;并在判定為是時,觸發打開攝像頭和定位裝置;在所述步驟C中,分別識別兩次拍攝的圖像,并在兩次獲取到的車牌號相同時,確認能夠識別。
進一步篩選各類違章證據,由于動態違章從一個靜態圖像中并無法確認,所以通過對動態違章進行兩次拍攝,提高證據可利用性,同時,對兩次的圖像均可識別出車牌號時才能確認,進一步增加證據可信度。
作為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D之后,包含以下步驟:若所述分類標簽為堵塞交通,則根據所述車牌號查詢并顯示車主信息。對堵塞交通這類違章現象,只需通知車主移動車輛即可,可以直接查詢得到車主信息,方便交管部門直接聯系車主移動,不必實際到達事發地點,簡化該類事件處理流程,加快處理效率。
作為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B之前,還包含以下步驟:所述智能終端導入現有圖像;在所述步驟B之中,根據輸入的信息對所述導入的圖像添加分類標簽。利用現有圖像作為違章證據,進一步拓展了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應用場景,可以提前拍攝儲存,在有免費網絡時再進行圖像上傳,降低了民眾應用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通信成本,利于本發明的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方法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方法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基于智能終端的交通違章監督方法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智能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中智能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28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