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臥式菇房環控智能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2693.3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6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和祥;劉彬寧;陳紅華;謝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浦口區天和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臥式 菇房環控 智能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臥式菇房環控智能設備。
背景技術
食用菌菇房內環境的控制尤為重要,包括溫度、濕度、氨氣以及二氧化碳濃度等等,傳統操作過程中大多通過人工進行控制,通過在菇房內安裝冷風機和軸流式的循環風機進行操作,這種方式出風壓力小,進、出風口在同一水平面上,菇房內風循環效果差,而且二氧化碳控制系統,濕度控制系統,光照控制系統均獨立分開安裝,靠人工控制,工程安裝麻煩,控制精度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新型臥式菇房環控智能設備,其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能夠實現菇房內環境的精確自動調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進行實施:
一種新型臥式菇房環控智能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對菇房內環境進行監測的監測組件、接收監測組件傳送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的控制裝置以及菇房內安裝的靜壓箱,靜壓箱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與菇房內部相連通,靜壓箱內部的送風通道上分別設置制冷組件、風機和加熱組件,靜壓箱的送風通道還與加濕器的出霧口相連通連接,控制裝置調控制冷組件、風機、加熱組件和加濕器的運行狀態。
具體的方案為:
監測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氨氣傳感器,靜壓箱上還設置有用于連通菇房外部環境的通風口,通風口處設置有蓋板,蓋板與調節通風口啟閉狀態的調節機構相連接,控制裝置調控調節機構的運行狀態;制冷組件包括進風口處設置的翅片蒸發器,翅片蒸發器與壓縮冷凝機組相連接,加熱組件為出風口處設置的電加熱器,加濕器為超聲加濕器;蓋板的一側邊部與靜壓箱的側壁鉸接連接,調節機構為電動伸縮推桿構成,電動伸縮推桿與蓋板的外板面使用螺栓連接,控制裝置調控電動伸縮推桿的運行狀態。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控制裝置,以及改變傳統的溫度、濕度、氨氣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調控組件,實現對菇房內環境的自動調節,同時整個調控系統的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應當理解,以下文字僅僅用以描述本發明的一種或幾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并不對本發明具體請求的保護范圍進行嚴格限定。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臥式菇房環控智能設備,包括對菇房內環境進行監測的監測組件、接收監測組件傳送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的控制裝置30以及菇房內安裝的靜壓箱10,靜壓箱10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與菇房內部相連通,靜壓箱10內部的送風通道上分別設置制冷組件、風機35和加熱組件,靜壓箱10的送風通道還與加濕器的出霧口相連通連接,控制裝置30調控制冷組件、風機35、加熱組件和加濕器34的運行狀態。監測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23、濕度傳感器22、二氧化碳傳感器21和氨氣傳感器24,靜壓箱10上還設置有用于連通菇房外部環境的通風口,通風口處設置有蓋板11,蓋板11與調節通風口啟閉狀態的調節機構相連接,控制裝置30調控調節機構的運行狀態。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控制裝置30,以及改變傳統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調控組件和氨氣濃度調控組件,實現對菇房內環境的自動調節,同時整個調控系統的成本低。
具體的方案為:制冷組件包括進風口處設置的翅片蒸發器31,翅片蒸發器31與壓縮冷凝機組32相連接,加熱組件為出風口處設置的電加熱器33,加濕器34為超聲加濕器34;蓋板11的一側邊部與靜壓箱10的側壁鉸接連接,調節機構為電動伸縮推桿12(或液壓推桿)構成,電動伸縮推桿12與蓋板11的外板面使用螺栓連接,控制裝置30調控電動伸縮推桿12的運行狀態。進風口和出風口處的氣體流向相垂直,或者說進風口處的氣體沿水平方向流動,出風口處的氣體沿鉛垂方向流動,這樣能夠增強菇房內風循環效果。風機35為離心風機,控制裝置30為食用菌制冷專用控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浦口區天和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市浦口區天和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26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樺褐孔菌連續深層發酵液和發酵粉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野生靈芝的育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