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骨化性肌炎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362357.9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1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克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1/00;A61P19/08;A61P19/04;A61K35/5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化 性肌炎 外用藥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骨化性肌炎外用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MO)是一種以纖維性、軟骨或骨性化生為特征的局部反應性病變。由于病因不同可分為進行性骨化性肌炎與創(chuàng)傷性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病因不清,前者一部分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后者則多由外傷引起。
創(chuàng)傷性骨化性肌炎的發(fā)病具體機理并不清楚,X線攝片可見到骨化影:開始呈云霧狀環(huán)形鈣化,以后逐漸輪廓清楚,中央透亮。一般傷后5~6個月成熟,成熟后外周骨化明顯致密,其內為骨小梁。與鄰近骨之間常有一透亮分界線。而血清檢測中,血清堿性磷酸酶會有陽性改變,在腫塊未成熟時血清堿性磷酸酶可升高,因此推論血清堿性磷酸酶參與了早期成骨改變。關于兔骨折愈合過程血清堿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基礎研究表明:2w、4w骨折對照組、MO模型組的ALP明顯高于術前(P<0.05),6w時骨折對照組ALP水平下降與術前相仿,而6w、8w時MO模型組的ALP依舊持續(xù)增高(P<0.05),8w時X線片出現(xiàn)明顯骨化影。因此,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ALP增高是MO一個核心表現(xiàn)。
現(xiàn)有治療有兩種不同的學說:西醫(yī)治療主張一旦形成骨化,應等待其成熟之后才能手術切除,過早切除會導致復發(fā),非手術治療多選擇放療,但放射治療可促使骨骺早閉,因此骨骺未閉者禁用。而目前中醫(yī)治療則方向與之相反,主要選擇活血化瘀藥物外用。中醫(yī)治療的理論基礎在于“氣滯血瘀,經(jīng)脈閉阻,骨節(jié)凝滯粘連,關節(jié)僵硬強直”。但實際上,動物實驗(《活血化瘀中藥對雞實驗性骨折愈合過程血清堿性磷酸酶及骨痂鈣鹽沉積的影響》)表明:使用活血化瘀(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血竭、土元、黃芪、川續(xù)斷、骨碎補、乳香、沒藥、丹參、自然銅、大黃)藥物會增加局部血管新生,促進ALP活性,骨痂鈣鹽沉積。以上作用雖然有助于骨折愈合,但是更會加劇創(chuàng)傷性骨化性肌炎,因此,通過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方法進行治療,往往適得其反。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治療骨化性肌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骨化性肌炎的外用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露水草10~30份、珍珠風子3~12份、爬地卷柏3~12份、臭梧桐12~20份、歐澤芹12~20份、海茜12~20份、牌樓七12~20份、面根藤12~20份、黃精12~20份、龜甲3~12份、老君須1~5份、柳葉蘚1~5份。
本發(fā)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歐澤芹、海茜、爬地卷柏、臭梧桐、牌樓七粗粉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并收集后混合備用,藥渣備用;
(2)將面根藤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備用;
(3)將露水草、珍珠風子、黃精、老君須、龜甲、柳葉蘚和步驟1所得藥渣混勻加5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8~1.40(50℃)得清膏,清膏噴霧干燥,得初料;
(4)將步驟1中所得揮發(fā)油噴入步驟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驟2中所得面根藤細粉混勻,過60目篩,即得。
其中所述的:
露水草,為鴨跖草科植物蛛絲毛藍耳草CyanotisarachnoideaC.B.Clarke的根。性味辛;微苦;溫。功能主治:通絡止痛;利濕消腫。
珍珠風子,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紫珠CallicarpabodinieriLevl.的果實。性味辛;溫。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
爬地卷柏,為蕨類卷柏科爬地卷柏SelaginelladavidiiFranch.,以全草入藥。性味苦、微辛、澀,溫。功能主治:舒筋活絡。
臭梧桐,為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以根、莖、葉入藥。味苦、甘,平。功可祛除風濕,降血壓。
歐澤芹,為傘形科植物歐澤芹的帶根SiumlatifoliumL.全草。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祛風止痛;降血壓。
海茜,為馬尾藻科植物馬尾藻SargassumenerveC.Ag.、亨氏馬尾藻SargassumhenslowianumC.Ag.、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Mert.)O.Kuntze或銅藻argassumhorneri(Turn.)C.Ag的藻體。性味咸;寒。歸肝;胃;腎經(jīng)。功可軟堅散結;清熱化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克軍,未經(jīng)李克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235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