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食用菌廢料發酵制備育苗基質和有機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2027.X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61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騰霄;王斌;賈森;趙東江;李想;張希;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綏化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F11/08 | 分類號: | C05F11/08;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206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用菌 廢料 發酵 制備 育苗 基質 有機肥 方法 | ||
1.一種用食用菌廢料發酵制備育苗基質和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取以下步驟:
步驟1、深層液體發酵制備高濃度耐熱芽孢桿菌液:(1)高溫下富集培養耐熱芽孢桿菌種子液,具體步驟包括:配制耐熱芽孢桿菌培養液,裝入三角瓶后滅菌;待培養液冷卻到50℃左右接入耐熱芽孢桿菌,培養溫度為48~51℃,振蕩速度為100~160r/min,培養15~25h,得到耐熱芽孢桿菌種子液;(2)高溫深層液體發酵獲取高濃度耐熱芽孢桿菌液,具體步驟包括:向發酵罐內裝入耐熱芽孢桿菌培養液后滅菌;將上述培養好的耐熱芽孢桿菌種子液按發酵罐內培養液體積的1%~3%接種到發酵罐,接種后采用通氣式發酵,整個發酵過程持續通入無菌空氣,通氣比為1~1.5,發酵溫度為50~53℃,培養24~48h停止發酵,冷卻至室溫,待用;所述的耐熱芽孢桿菌是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納豆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嗜熱脂肪芽孢桿菌中的枯草芽孢桿菌一種或枯草芽孢桿菌與其它任意多種芽孢桿菌的組合;
步驟2、深層液體發酵法制備高濃度植物有益性真菌培養液:(1)富集培養真菌菌絲體種子液,具體步驟包括:配制真菌培養液,裝入三角瓶后滅菌;待培養液冷卻到28℃左右接入植物有益性真菌孢子,培養溫度為24~30℃,振蕩速度為120~200r/min,培養72~96h停止發酵,得到植物有益性真菌菌絲體種子液;(2)深層液態發酵獲取高濃度真菌菌絲體液,具體步驟包括:向發酵罐內裝入真菌培養液后滅菌;將上述培養好的植物有益性真菌菌絲體種子液按發酵罐內培養液體積的3%~6%接種到發酵罐,接種后采用通氣式發酵,整個發酵過程持續通入無菌空氣,通氣比為1.5~2.5,發酵溫度為26~32℃,培養96~120h停止發酵,冷卻至室溫,待用;所述的植物有益性真菌是木霉、黑曲霉、寡雄腐霉、毛霉、根霉、犁頭霉、疣孢霉其中一種或多種組合;
步驟3、微堿性復合營養稀釋液的配制:取新鮮自來水或深層地下水,按所取水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加入下列物質:糖類1%~3%、磷酸鹽0.2%~0.5%,鉀鹽0.1%~0.3%,再加入少量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鉀粉末調節pH值至9.0~10.0,最終得到pH為9.0~10.0的微堿性復合營養稀釋液;
步驟4、食用菌廢料與土壤微?;旌衔锏闹苽洌簩⑹秤镁鷱U料適當粉碎,粉碎后的粒徑適宜在2~6mm;取田園土、林下土或河床土,適當粉碎后篩分,篩選出粒徑小于6mm的土壤微粒;將上述粉碎篩分后的食用菌廢料與適量的土壤微?;旌暇鶆颍秤镁鷱U料與土壤微粒的適宜質量比為(1.5~3):1,將上述混合物攤開成厚度6~12cm的薄層,備用;所述的食用菌廢料包括食用菌栽培過程產生的培養基、菌糠廢料和食用菌類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食用菌殘次品、碎裂品及菇體碎渣廢料;
步驟5、固體發酵獲取活性有益菌群有機基質:(1)分別將上述制備的高濃度耐熱芽孢桿菌液、高濃度植物有益性真菌液用微堿性復合營養稀釋液進行稀釋,稀釋倍數適宜采用20~80倍,得到復合營養物耐熱芽孢桿菌懸液、復合營養物有益性真菌懸液;(2)然后立即將復合營養物耐熱芽孢桿菌懸液或復合營養物有益性真菌懸液或兩者的混合液均勻噴灑到上述制備的食用菌廢料與土壤微粒混合物上,一邊噴灑一邊翻拌物料,適宜按食用菌廢料與土壤微?;旌衔铮簭秃蠣I養物菌懸液質量比=1:(0.5~1)比例噴灑混合,具體比例可根據食用菌廢料的濕度或含水量而定,使噴灑復合營養物菌懸液后的混合物料含水量控制在50%~60%;(3)選長條形開闊、平坦場地,先在地面鋪一層厚2~8cm的墊草或透氣軟簾,然后進行建堆發酵,將上述物料攢成梯形或圓拱形長條料堆,料堆的適宜的寬度為1.5~2.5m、適宜的高度為1.0~1.5m,長度不限,四周上下基本垂直,堆頂抹平或稍有隆起的弧度,在料堆上用直徑5~8cm的圓棍打孔,孔間距宜控制在30~40cm,孔深至堆底;建堆完畢后,如果氣溫低于20℃,宜在料堆上鋪蓋草簾或黑色無紡布,在料堆的兩頭和中間部位插上溫度計,溫度計插入深度為20~30cm,每隔12h測試并記錄料堆內的溫度,當發酵時間為80h~120h時,料堆內溫度逐漸升到50~60℃,當溫度升至55~60℃時進行翻堆或倒堆降溫,得活性有益菌群有機基質;倒堆過程,將上述料堆表層的物料置于新建料堆的內層,將上述料堆內層物料置于新建料堆的外層,按上述方法進行第2次堆積發酵,得性能更好的活性有益菌群有機基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食用菌廢料發酵制備育苗基質和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方法發酵制備的活性有益菌群有機基質可作為育苗基質和有機肥直接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綏化學院,未經綏化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202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千佛手營養土
- 下一篇:一種耐高溫抗氧化多相納米陶瓷涂層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