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摩擦強度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61824.6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04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應新;李志清;汪永林;樊思林;陳武;錢坤;張曉鋒;錢正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9/02 | 分類號: | G01N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工 合成 材料 接觸面 摩擦 強度 測試 方法 | ||
1.一種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摩擦強度測試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種試驗裝置進行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摩擦強度測試,該裝置包括反力架(1),加載框架(2),第一伺服電機(3),第二伺服電機(4),載樣臺(5),上剪切盒(6),下剪切盒(7),軌道車(8),垂直位移計(9),第一垂直滑軌(10),上盒試樣(11),滾珠軸排(12),下盒擴展板(13),下盒試樣(14),第一千斤頂(15),第一支撐底座(16),水平滑軌(17),第二支撐底座(18),第二千斤頂(19),傳力桿(20),連接端頭(21),水平加載軸(22),水平位移計(23),第一側限柱(24),垂直加載軸(25),加壓板(26),第二側限柱(27),伸縮臂(28),第三側限柱(29),第二垂直滑軌(30);第一伺服電機(3)連接垂直加載軸(25),垂直加載軸(25)提供垂直壓力,位于加壓板(26)上面,加壓板(26)連接垂直位移計(9),加壓板(26)位于上盒試樣(11)的頂面,上剪切盒(6)由第一側限柱(24)和第二側限柱(27)固定,第一側限柱(24)連接第一垂直滑軌(10),第二側限柱(27)通過伸縮臂(28)與第三側限柱(29)相連,第三側限柱(29)連接第二垂直滑軌(30),上剪切盒(6)通過滾珠軸排(12)對準下剪切盒(7),上剪切盒(6)內安裝上盒試樣(11),下剪切盒(7)內安裝下盒試樣(14),下剪切盒(7)連接下盒擴展板(13),下剪切盒(7)連接軌道車(8),軌道車(8)可沿水平滑軌(17)移動到載樣臺(5)之上,水平滑軌(17)與加載框架(2)連接,第一千斤頂(15)連接第一支撐底座(16),第二千斤頂(19)連接第二支撐底座(18),下剪切盒(7)連接傳力桿(20)和水平位移計(23),連接端頭(21)與水平加載軸(22)對準,水平加載軸(22)連接第二伺服電機(4);上剪切盒(6)尺寸為長500mm寬500mm,連接第一側限柱(24)一側的上剪切盒(6)的盒壁高為445mm,連接第二側限柱(27)一側的上剪切盒(6)的盒壁高為155mm,下剪切盒(7)尺寸為長500mm寬500mm,連接下盒擴展板(13)一側的下剪切盒(7)的盒壁高為155mm,連接傳力桿(20)一側的下剪切盒(7)的盒壁高為445mm,滾珠軸排(12)傾角為30°,上剪切盒(6)和下剪切盒(7)均采用質量輕強度高的合金材料,且進行陽極電鍍防腐處理,上剪切盒(6)和下剪切盒(7)的內壁四個角為圓形設計,圓角半徑為30mm~60mm,上剪切盒(6)可以沿下盒擴展板(13)滑動,第一側限柱(24)可以沿第一垂直滑軌(10)垂直滑動,第三側限柱(29)可以沿第二垂直滑軌(30)垂直滑動,第一伺服電機(3)和第二伺服電機(4)通過反力架(1)施加力,反力架(1)和加載框架(2)以及加壓板(26)均采用高強度不銹鋼材料,加壓板(26)與上剪切盒(6)間的縫隙間隔為2mm~4mm,滾珠軸排(12)、下盒擴展板(13)和水平滑軌(17)均為高強度不銹鋼材料,且表面均涂有特富龍材料;第一伺服電機(3)和第二伺服電機(4)均可以進行快進快退操作,也可以進行勻速應變加載和應力加載,應變剪切速率為0.02~5.00mm/min,最大出力可達1000kN,出力測量精度可達0.5%FS,應力剪切速率為100~600kN/min;垂直位移計(9)的最大量程為150mm,測量精度可達1mm,水平位移計(23)的最大量程為170mm,測量精度可達1mm,
采用該裝置進行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摩擦強度測試的方法如下:
①按照一定含水量、含石量與密度要求,稱取相應質量的土體、碎石和水,將土體、碎石、水三者混合均勻,成為混合料,分成均勻的三份備用;
②將軌道車(8)移至載樣臺(5)上,將上剪切盒(6)經由滾珠軸排(12)對齊下剪切盒(7),將第一份混合料裝入下剪切盒(7)中,將加壓板(26)置于混合料上,將軌道車(8)移至垂直加載軸(25)正下方,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接觸,使軌道車(8)懸空,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使垂直加載軸(25)接觸加壓板(26)頂帽,按要求施加垂直壓力F,待垂直位移計(9)顯示達到要求的密度時對應的位移值,停止加載;
③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卸載使垂直加載軸(25)離開加壓板(26)頂帽,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脫離,使軌道車(8)與水平滑軌(17)接觸,將軌道車(8)移至載樣臺(5)上,取出加壓板(26),將混合料拉毛,裝入第二份混合料,將加壓板(26)置于混合料上,將軌道車(8)移至垂直加載軸(25)正下方,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接觸,使軌道車(8)懸空,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使垂直加載軸(25)接觸加壓板(26)頂帽,按要求施加垂直壓力F,待垂直位移計(9)顯示達到要求的密度時對應的位移值,停止加載;
④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卸載使垂直加載軸(25)離開加壓板(26)頂帽,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脫離,使軌道車(8)與水平滑軌(17)接觸,將軌道車(8)移至載樣臺(5)上,取出加壓板(26),將混合料拉毛,裝入第三份混合料,將加壓板(26)置于混合料上,將軌道車(8)移至垂直加載軸(25)正下方,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接觸,使軌道車(8)懸空,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使垂直加載軸(25)接觸加壓板(26)頂帽,按要求施加垂直壓力F,待垂直位移計(9)顯示達到要求的密度時對應的位移值,保持垂直壓力F不變;
⑤將第一側限柱(24)和第二側限柱(27)分別與上剪切盒(6)連接,將第二側限柱(27)通過伸縮臂(28)與第三側限柱(29)連接,使上剪切盒(6)固定,啟動第二伺服電機(4),使水平加載軸(22)與連接端頭(21)相連,按要求的等應變速率通過傳力桿(20)施加拉力,使下剪切盒(7)向第二伺服電機(4)方向移動,保持上剪切盒(6)水平方向固定,上剪切盒(6)通過第一垂直滑軌(10)和第二垂直滑軌(30)向下滑動,使垂直加載軸(25)輸出壓力按照F′=F-Ttg30°變化,滾珠軸排(12)沿下盒擴展板(13)滑動,以避免上剪切盒(6)內部的上盒試樣(11)漏出;
⑥待水平位移增大到75mm時停止試驗,通過垂直加載軸(25)使第一伺服電機(3)卸載,第二伺服電機(4)通過水平加載軸(22)施加推力推動下剪切盒(7)移動,使得上剪切盒(6)與下剪切盒(7)重合,卸除上剪切盒(6)與第一側限柱(24)及第二側限柱(27)的連接,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脫離,使軌道車(8)與水平滑軌(17)接觸,將軌道車(8)通過水平滑軌(17)移動至載樣臺(5)上,卸除上盒試樣(11)與上剪切盒(6),使下剪切盒(7)內混合料表面平整,卸除的混合料備用;
⑦將土工合成材料固定于下剪切盒(7)表面,將上剪切盒(6)與下剪切盒(7)對準,再次裝入卸除的混合料,將加壓板(26)置于混合料上,將軌道車(8)移至垂直加載軸(25)正下方,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接觸,使軌道車(8)懸空,開動第一伺服電機(3),使垂直加載軸(25)接觸加壓板(26)頂帽,按要求施加垂直壓力F,待垂直位移計(9)顯示達到要求的密度時對應的位移值,保持垂直壓力F不變;
⑧將第一側限柱(24)和第二側限柱(27)分別與上剪切盒(6)連接,將第二側限柱(27)通過伸縮臂(28)與第三側限柱(29)連接,使上剪切盒(6)固定,啟動第二伺服電機(4),使水平加載軸(22)與連接端頭(21)相連,按要求的等應變速率通過傳力桿(20)施加拉力T,使下剪切盒(7)向第二伺服電機(4)方向移動,同時采用水平位移計(23)測量水平位移S,保持上剪切盒(6)水平方向固定,上剪切盒(6)通過第一垂直滑軌(10)和第二垂直滑軌(30)向下滑動,使垂直加載軸(25)輸出壓力按照F′=F-Ttg30°變化,并采用垂直位移計(9)測量加壓板(26)的垂直位移S′;
⑨待水平位移S增大到75mm時停止試驗,獲得上盒試樣(11)與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處正壓力f=F′cos30°+Tsin30°,取f的最大值fmax1,獲得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處摩擦剪切力T′=Tcos30°-F′sin30°,取T′的最大值T′max1;
⑩通過垂直加載軸(25)使第一伺服電機(3)卸載,第二伺服電機(4)通過水平加載軸(22)施加推力推動下剪切盒(7)移動,使得上剪切盒(6)與下剪切盒(7)重合,卸除上剪切盒(6)與第一側限柱(24)及第二側限柱(27)的連接,啟動第一千斤頂(15)和第二千斤頂(19),將第一支撐底座(16)和第二支撐底座(18)分別與加載框架(2)脫離,使軌道車(8)與水平滑軌(17)接觸,將軌道車(8)通過水平滑軌(17)移動至載樣臺(5)上,卸除全部混合料;
改變垂直壓力F的值,重復步驟②-⑩,獲得fmax2與T′max2;
再次改變垂直壓力F的值,重復步驟②-⑩,獲得fmax3與T′max3;
將fmax1與T′max1、fmax2與T′max2、fmax3與T′max3通過上盒試樣(11)與土工合成材料的接觸面積換算成應力,繪制摩爾庫倫線,獲得土工合成材料接觸面摩擦強度指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18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