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55500.1 | 申請日: | 2015-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93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榕;陳盛賢;高方成;陳潔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蘭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6 | 分類號: | H01R13/66;H01R13/70;H01R13/46;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插座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器設計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插座又稱電源插座或開關插座,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電路接線可插入的座。通過插座可插入各種接線,便于與其他電路接通,為各種電器或其他設備提供電源接口。
然而,目前市場上傳統的插座只有單純的供電功能,如果需要對插座進行開、關等控制,只能在插座上操作,另外,用戶也無法實時地監控智能插座的工作參數,這樣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且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智能插座。
此外,還提供一種智能插座控制系統。
一種智能插座,包括:
底殼,包括設置在其底部的美規插腳;
插座電路組件,包括與所述美規插腳電連接的功能電路板、設置在所述功能電路板上的無線通信電路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殼上與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連接的天線;以及
面殼,用于與所述底殼蓋合,所述面殼包括設置在其頂部的美規插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插座電路組件還包括固定在所述功能電路板上對應所述美規插孔的火線和零線設置的第一金屬彈片、固定在所述底殼上對應所述美規插孔的地線設置的第二金屬彈片以及連通所述第一金屬彈片與所述火線和零線的引出端的導電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殼的內側對應所述美規插孔的地線設置有柱狀的彈片套筒,所述第二金屬彈片套設在所述彈片套筒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功能電路板還設置有排針,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對應所述排針設有排母,所述功能電路板與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通過所述排針與所述排母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殼上還設有中空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空心部,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對應所述立柱的空心部設有通孔,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通過螺釘穿過所述通孔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無線通信電路板上還設置有復位開關,所述插座電路組件還包括按鍵,所述面殼的一側設有對應所述按鍵的通孔,所述按鍵與所述復位開關連接,所述按鍵的一端從所述通孔伸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殼包括面殼主體以及用于導通無線信號的前殼,所述面殼主體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前殼固定在所述面殼主體的一側以封閉所述面殼主體的開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殼還設有螺絲柱,所述底殼設有對應所述螺絲柱的套筒,所述底殼設有貫穿所述套筒的通孔,所述面殼與所述底殼蓋合后,所述面殼與所述底殼通過螺絲穿過所述通孔插設在所述螺絲柱內以使所述面殼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殼上還設有卡槽,所述天線插設在所述卡槽內。
一種智能插座控制系統,包括智能移動裝置和上述的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通過無線通信電路板和所述天線與所述智能移動裝置連接,所述智能移動裝置用于通過無線網絡控制所述智能插座的工作狀態。
上述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統,通過設計無線通信電路板和天線,這樣使得該智能插座可以與外部設備通過無線的方式連接以實現對其進行遠程控制的功能,這樣使用起來方便,另外,功能電路板的一些工作參數也可以通過無線通信電路板和天線發送給外部設備,以實現監控的功能,這樣可以提高智能插座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中智能插座的爆炸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底殼的組裝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功能電路板的結構圖;
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插座電路組件與底殼的組裝圖;
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前殼和按鍵安裝到面殼后的結構視圖;
圖6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面殼安裝到底殼上后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可以理解,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于將第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區分。
請參照圖1,為一實施例中智能插座的爆炸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蘭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蘭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555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