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將集中式自組織網絡整合到網絡中的系統、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46033.6 | 申請日: | 2015-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63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茲傅·納斯;霍里亞·米克萊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科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51 | 分類號: | H04L12/751;H04L12/723;H04L12/46;H04W4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曉冬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中 組織網絡 整合 網絡 中的 系統 方法 裝置 | ||
本公開涉及一種將集中式自組織網絡整合到網絡中的系統、方法和裝置。在一個示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自組織網絡元件,該自組織網絡元件與至少一個長期演進(LTE)無線網絡和至少一個傳輸通信網絡通信。這種自組織網絡元件可運作來從屬于至少一個無線網絡的多個演進型基站(eNB)獲取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以及將獲取的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傳輸給屬于傳輸通信網絡的至少一個管理實體。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優化蜂窩網絡運行的方法和系統,更具體的涉及能夠協調屬于LTE型蜂窩網絡的不同設備執行的操作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長期演進(LTE)網絡中,演進UMTS陸地無線電接入(e-UTRA)是移動網絡的3GPP的長期演進(LTE)升級路徑的空中接口。無線電接入網絡標準能夠實現高數據速率、低延遲傳輸以及對數據包進行優化。在過去幾年,無線數據的使用有顯著增長,并且由于對發展中的服務和內容的供應和需求的增加以及最終用戶的成本的持續下降,預計無線數據的使用還將進一步增長。這種增長期待的不僅僅是更快的網絡和無線電接口,還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因此,3GPP聯盟已經對滿足上述需求的無線電接口(演進UMTS陸地無線電接入網絡-EUTRAN)和核心網演進提出了要求。
發明內容
一方面,本公開提出一種自組織網絡(SON)元件,包括:處理器;以及存儲器,被配置為與該處理器配合作用,從而使得該SON元件被配置為:與至少一個長期演進(LTE)無線網絡和至少一個傳輸通信網絡通信;從屬于該至少一個LTE無線網絡的多個演進型基站獲取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并且將獲取的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傳輸給該傳輸通信網絡。
另一方面,本公開提出一種在屬于傳輸通信網絡的路由元件中實現路由信息更新的方法,包括:提供SON元件,該SON元件能操作來與至少一個LTE無線網絡及與運輸通信網絡通信;在該SON元件接收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來自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以及與該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關聯的至少一個路由元件;以及傳輸該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的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公開提出一種非暫態有形介質,該非暫態有形介質包括可供執行的指令,當該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能夠執行操作,該操作包括:在屬于傳輸通信網絡的路由元件中實現路由信息的更新,包括:提供SON元件,該SON元件能操作以與至少一個LTE無線網絡及與傳輸通信網絡通信;在該SON元件處接收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來自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和來自與該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關聯的至少一個路由元件;以及傳輸該至少一個演進型基站的與更新的鄰居列表相關的信息。
附圖說明
為了能夠使讀者完全理解本公開的內容,下文將會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示出LTE網絡的示例架構;
圖2示出LTE網絡中的傳輸網絡的示例架構;
圖3示出基于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示例;
圖4示出實現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方法的示例。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可以通過參考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進行概括。本公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長期演進(LTE)網絡中整合集中式自組織網絡(cSON)裝置的方法,從而為這種LTE網絡提供一種靈活并且自組織的傳輸網絡。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優化含有多個運營商的設備的傳輸網絡和LTE蜂窩網絡的聯合操作的裝置和方法。本公開的其它目的會在對本公開的描述的過程中逐漸清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科技術公司,未經思科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60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IGMP報文處理方法以及裝置
- 下一篇:數據路由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