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鼻出血的護理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5051.2 | 申請日: | 2015-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84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辰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7/04;A61P11/0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2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鼻出血 護理 用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出血的護理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出血即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中醫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一般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側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兩側鼻腔內交替或同時出血。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鼻出血輕者短時間可自止,重者流血過多易損傷身體。
西醫治療本病多從局部著手,單純止血,這實際上是止血的一種治標方式,容易復發,而中醫治療此病,多通過全身調理,加以止血,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從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故治療中應根據病情,掌握“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鼻衄發作時采用冷敷,壓迫止血,鼻內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進行中醫辨證施治,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縮短鼻出血發作周期,降低復發率,方為最佳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鼻出血的護理用中藥藥物,其安全性高,效果好,可作為治療鼻出血特別是肺經熱盛證鼻出血的理想護理藥物。本發明藥物組方嚴謹,配伍科學,制備方便,患者依從性好,無任何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治療鼻出血的護理用中藥藥物,其原料藥的組成配比為:梔子6-10份,桑葉10-15份,麥冬3-6份,浙貝母4-8份,側柏葉7-11份,地榆2-6份,風輪菜8-12份,馬齒莧7-9份,血余炭1-5份,茜草5-10份,熟地黃8-12份,龍眼肉3-5份。
本發明優選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護理用藥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制得:梔子8份,桑葉12份,麥冬5份,浙貝母6份,側柏葉9份,地榆4份,風輪菜10份,馬齒莧8份,血余炭3份,茜草7份,熟地黃10份,龍眼肉4份。
本發明所述護理用藥物可以制備成口服制劑。優選的是制備成合劑、膠囊劑或顆粒劑劑。更優選的是制備成合劑。
上述中藥制劑為合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稱取以上中藥組份分別粉碎成粗粉;加10倍體積的水,浸泡2h,煎煮3次,濾過,濾液合后并濃縮至2倍體積,分裝到瓶中即得合劑。
上述中藥制劑為膠囊劑的制備方法有如下步驟: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稱取以上中藥各組份分別粉碎過100目篩,浸泡2-3h后煎煮2-3次,每次加藥物總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3-4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75℃時相對密度為1.05-1.10的浸膏,50℃低溫干燥,粉碎成中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
上述中藥制劑為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有如下步驟: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稱取以上中藥各組份分別粉碎過100目篩,浸泡2-3h后煎煮2-3次,每次加藥物總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3-4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75℃時相對密度為1.05-1.10的浸膏,加入適量糊精和蔗糖制軟材,制成濕顆粒過16目篩,干燥,整粒,再次過篩,裝袋包裝即得。
本發明還請求保護上述護理用藥物在制備治療鼻出血的護理藥物中的用途。特別是所述的護理藥物制劑在制備治療肺經熱盛證鼻出血的護理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提供了所述護理用藥物在治療肺經熱盛證鼻出血的臨床觀察。
1)、病例資料:選擇醫院門診或病房100例肺經熱盛證鼻出血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65歲。對照組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24-70歲。出血部位:治療組50例中,Lttle氏區粘膜糜爛及毛細血管擴張者28例,后鼻腔出血者12例,其他部位10例。對照組50例中,Lttle氏區粘膜糜爛及毛細血管擴張者27例,后鼻腔出血12例,其他部位11例。兩組的年齡、性別及出血部位等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別,具有可比性。
2)、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鼻衄》95.1執行的標準。
診斷依據:①以鼻腔出血為主要癥狀。一般發病較急,出血嚴重者可致休克;②氣候干燥,惱怒,飲酒,鼻部外傷等所致或誘發;③鼻腔檢查有出血病灶;④盡可能作引起鼻衄疾病的有關實驗室檢查;⑤應與出血性疾病、腫瘤引起鼻衄相鑒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辰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辰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50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