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視覺識別的蜂窩陶瓷自動打孔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44107.2 | 申請日: | 2015-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58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培鋒;王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定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382 | 分類號: | B23K26/382;B23K26/402;B23K26/03;B23K26/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視覺 識別 蜂窩 陶瓷 自動 打孔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視覺識別的蜂窩陶瓷自動打孔設備,屬于打孔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蜂窩陶瓷壁流式顆粒捕集器是一種錯位堵孔的產品,目前規格最大的產品直徑為330mm,一個端面約有30000個孔左右,封堵一半來計算,堵孔數量約15000個, 由于蜂窩陶瓷擠出工藝和干燥工藝都會產生一定的變形,所以每個產品斷面都是不規則、不一樣的,導致無法用固定程序或者機械來進行打孔。目前國內的封堵工藝為先在蜂窩陶瓷表面覆膜,用電烙鐵將需要封堵孔的塑料膜烙個孔,等全部烙完畢后,在產品上面覆一個軟泥做的泥餅,再用壓機向下壓,需要封堵的孔由于塑料膜被打了孔,所以泥料會由孔壓入蜂窩陶瓷內部,完成封堵工藝。此工藝最大的瓶頸為打孔工藝,按目前的情況,一個直徑330mm的產品,兩端打孔加起來約30000,一個人一秒鐘打1.5個孔來計算,全部完成需要5.5個小時,根本無法滿足工業化大生產需求。為了滿足工業化大生產,開發一種高效的打孔設備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視覺識別的蜂窩陶瓷自動打孔設備。
本發明基于視覺識別的蜂窩陶瓷自動打孔設備,它包含機架a、工作臺b、激光雕刻設備箱c、數碼攝像頭1、位置控制器2、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工作臺移動構件5、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自動升降桿7、設備操作面水平調節器8、操作觸摸屏9、激光雕刻頭10、暗箱11、照明光源12和打孔觀察口13,機架a的底部設置有設備操作面水平調節器8,機架a的上方安裝有操作觸摸屏9,機架a的中部為工作臺b,工作臺b內設置有工作臺移動構件5,工作臺移動構件5的下方設置有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且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的下方設置有自動升降桿7, 工作臺移動構件5的上方放置有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的上部設置有位置控制器2,工作臺b的上方設置有暗箱11, 暗箱11內部上方設置有數碼攝像頭1,且暗箱11的內部安裝有照明光源12,暗箱11的側邊設置激光雕刻設備箱c,激光雕刻設備箱c的內部上方設置有激光雕刻頭10,且數碼攝像頭1與激光雕刻頭10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激光雕刻設備箱c上設置有打孔觀察口13。
作為優選,所述的工作臺移動構件5及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可以用傳送帶或者旋轉平臺來替代,且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或傳送帶或旋轉臺的下方設置有自動升降桿7。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在工作的過程中先掃描待加工工件端面,根據每個工件端面來生成加工圖像,配合高精度輸送定位系統,實現每個工件都可以進行精確的機械加工,本自動打孔設備打孔速度在40個每秒鐘左右,約為人工打孔速度的25倍,提高了打孔的效率,實現高效、精確的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機架a、工作臺b、激光雕刻設備箱c、數碼攝像頭1、位置控制器2、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工作臺移動構件5、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自動升降桿7、設備操作面水平調節器8、操作觸摸屏9、激光雕刻頭10、暗箱11、照明光源12和打孔觀察口13,機架a的底部設置有設備操作面水平調節器8,機架a的上方安裝有操作觸摸屏9,機架a的中部為工作臺b,工作臺b內設置有工作臺移動構件5,工作臺移動構件5的下方設置有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且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的下方設置有自動升降桿7, 工作臺移動構件5的上方放置有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蜂窩陶瓷加工工件4的上部設置有位置控制器2,工作臺b的上方設置有暗箱11, 暗箱11內部上方設置有數碼攝像頭1,且暗箱11的內部安裝有照明光源12,暗箱11的側邊設置激光雕刻設備箱c,激光雕刻設備箱c的內部上方設置有激光雕刻頭10,且數碼攝像頭1與激光雕刻頭10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激光雕刻設備箱c上設置有打孔觀察口13。
作為優選,所述的工作臺移動構件5及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可以用傳送帶或者旋轉平臺來替代,且水平移動控制絲桿6或傳送帶或旋轉臺的下方設置有自動升降桿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定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定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41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ED專用錫膏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光學微結構的制造方法、機臺及其導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