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3762.6 | 申請日: | 2015-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3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健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健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 | 分類號: | A61K36/906;A61P1/04;A61K35/6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食滯傷胃型 慢性 胃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慢性胃炎屬于中醫的“胃脘痛”、“痞滿”、“胃痞”范疇。引起慢性胃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外邪客胃。升降失調,氣機郁滯,病邪阻胃,正虛邪侵。②、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飲食不節,胃之受納過量或失常,納谷不下,腐熟不及,食谷停滯而痛。飲酒過度,嗜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則易耗傷胃陰,或過食生冷寒涼藥物,則易耗傷中陽。日積月累,則胃之陰陽失調,出現偏勝,產生偏寒偏熱或寒熱錯雜的胃痛。③、情志不暢。肝與胃是木土乘克的關系,若憂思惱怒,氣郁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脾犯胃,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痛。肝郁日久,既可出現化火傷陰,又能導致瘀血內結,至此胃痛加重,每每纏綿難愈。④、脾胃虛弱。稟賦不足,后天失調,或饑飽失常,勞倦過度,或久病正虛不復等,均可引起脾胃虛弱。諸多原因可單一出現,亦可合并出現。其主要癥狀是惡心、嘔吐、噯氣、反復性或持續性上腹不適、飽脹、早飽、燒心、鈍痛、燒灼痛等。一般無明顯節律性,尤其進食后較為嚴重,伴隨消化不良的癥狀。目前,西醫治療慢性胃炎主要是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促進胃動力、保護胃黏膜。中醫藥在治療慢性胃炎上有其獨特的優勢,運用中醫經方,以顧護胃氣為本,祛除病因為標,注意肝氣調達,針藥結合,靈活地進行辨證治療,可取得滿意的療效。中醫根據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炎,結合臨床實際進行辨證治療,將本病分為食滯傷胃型、脾胃虛寒型、胃陰虧虛型、熱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瘀滯傷胃型、肝火犯胃型、濕困脾胃型。目前,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有多種,但針對于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中成藥尚無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治療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食滯傷胃型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
白粱米30-40份、佛手柑4-7份、楠木皮8-11份、佩蘭7-10份、白扁豆11-14份、神曲10-13份、人面子3-5份、睡菜10-13份、蓽澄茄2-4份、酸角18-25份、山柰6-9份、蝤蛑7-10份、蕪菁4-7份、蒔蘿子2-4份、藨草20-25份、檸檬葉10-13份、穬麥蘗10-13份、甘草4-6份。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白粱米【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品種之一的種仁。【性味】味甘;性微寒【歸經】脾;胃經【功能主治】益氣;和中除煩止渴。主胃虛嘔吐;煩渴。
佛手柑【來源】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性味】辛;苦;溫【歸經】肝;胃;脾;肺經【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化痰。主肝氣郁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暖氣、惡心;久咳痰多。
楠木皮【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楠木的樹皮。【性味】苦;辛;溫【歸經】脾;胃經【功能主治】暖胃和中降逆。主霍亂吐瀉轉筋;胃冷葉逆;足腫。
佩蘭【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性味】味辛;性平【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解暑化濕;辟穢和中。主感受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脘痞不饑;惡心嘔吐;口中甜膩;消洵。
白扁豆【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種子。【性味】甘淡;微溫;平【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化濕,消暑。主脾虛生濕,食少便溏,白帶過多,暑濕吐瀉,煩渴胸悶。
神曲【來源】藥材基源:為辣蓼、青蒿、杏仁等藥加入面粉或麩皮混和后,經發酵而成的曲劑。【性味】甘;辛;溫;無毒【歸經】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主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
人面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實。【性味】甘;酸;性涼【歸經】脾;胃;肝經【功能主治】健胃;生津;醒酒;解毒。主食欲不振;熱病口渴;醉酒;咽喉腫痛;風毒瘡癢。
睡菜【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睡菜的全草或葉。【性味】甘;微苦;性寒【歸經】心;脾經【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心安神;清熱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濕熱黃疸;膽囊炎;水腫;小便不利或赤熱澀痛。
蓽澄茄【來源】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蓽澄茄的果實。【性味】辛;溫【歸經】脾;腎;胃;膀胱經【功能主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暖腎。主胃寒嘔逆;脘腹脹滿冷痛;腸鳴泄瀉;寒疝腹痛;寒濕小便淋瀝渾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健龍,未經沈健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37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高血糖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自熱型婦炎醫用熱敷貼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