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3709.6 | 申請日: | 2015-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88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羅名楊;徐永安;羅逸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名楊 |
| 主分類號: | B04B9/10 | 分類號: | B04B9/10 |
| 代理公司: | 衡陽市科航專利事務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樹林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陽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離心機 中的 變速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差速變速機構,具體講是一種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
背景技術
離心機是一種利用離心力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開的固液分離設備,它主要用于化工、選礦、石油、制藥、食品等行業,以及有惡臭氣味污水處理等需要對含固懸浮液進行沉降分離的場合。離心機的工作原理是,懸浮液經進料管及出料口后進入轉鼓,在主機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比重較大的固相顆粒沉積在轉鼓內壁上,與轉鼓作相對運動的螺旋推料器通過螺旋葉片連續將沉積在轉鼓內壁上的固相顆粒刮下并推出排渣口,分離后的清液經溢流口流出轉鼓。目前,離心機中的螺旋推料器與轉鼓之間的速差一般是由差速器來實現的,如行星齒輪差速器等,這就需要兩臺電機經過兩個變頻器分別控制各自的轉速,來達到兩者之間的速差,而速差的穩定是靠測速、調整、補償等手段來達到的,相對比較復雜。也有簡單的用變速器來完成的,但速差不盡人意,據一些報道說目前已經可以做成1/125的變速器,也就是說在3000轉/分的轉速下可得到24轉/分的速差,我們知道速差越小固料的含濕量就越少,有些離心機甚至需要低于7轉/分的速差,這樣的變速器在制造上是有困難的,其原因在于,為了能夠達到較小的速差,變速器中齒輪齒數的數量就要求比較大,而在一定的齒輪模數要求下,齒輪外徑就會做得很大,這樣不但會增大變速器及離心機的體積,而且也給離心機的生產制造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巧妙,結構緊湊,體積較小,不但能夠提供穩定的速差,而且速差比值可以達到更小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它包括輸入軸和輸出軸,其中,該差速變速機構還包括第一級一齒差變速器和第二級一齒差變速器,第一級一齒差變速器與輸入軸連接,第二級一齒差變速器與輸出軸連接,第一級一齒差變速器和第二級一齒差變速器連接形成互差關系。
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本發明不但使用了兩對一齒差變速器,而且還將這兩對一齒差變速器連接形成一種互差關系,因此,本發明不會受機器負荷的影響,差速比不但非常恒定,保證了離心機控制部分的簡單化,而且還可以使我們做到任何差速比值,與此同時,在一定模數的要求下,本發明中四個諧波齒輪的外徑均不用做得很大,從而使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體積較小的特點。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其中,第一級一齒差變速器包括第一外齒輪和第一內齒圈,第一內齒圈齒數比第一外齒輪齒數多一個,第一外齒輪套緊在輸入軸上且與第一內齒圈齒合,第一內齒圈與第二級一齒差變速器連接。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其中,第一外齒輪的齒數為二十四個,第一內齒圈的齒數為二十五個。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其中,第二級一齒差變速器包括第二外齒輪和第二內齒圈,第二內齒圈齒數比第二外齒輪齒數多一個,第二外齒輪套緊在輸出軸上且與第二內齒圈齒合,第二內齒圈與第一級一齒差變速器連接。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其中,第二外齒輪的齒數為二十二個,所述第二內齒圈的齒數為二十三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用于離心機中的差速變速機構的設計思路如下:如果我們想做一個1/200的差速變速器,按一齒差原理,一個齒輪做200個齒,一個齒輪做199個齒,這樣每200轉互差1轉,假設在一定的模數要求下,齒輪外徑就會做的很大,但我們如果做一對1/40一對1/50的變速器再互差,即1/40-1/50=1/200,這樣即保證了一定的模數要求,又不會將齒輪的外徑做的很大,速比也達到了要求。
通過上述思路,本發明就可以做到任何差速比值的差速變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名楊,未經羅名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37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