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砷物料中砷的開路處理操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3205.4 | 申請日: | 2015-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9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賀來榮;王玉華;歐曉健;張鵬;張妮;蘇俊敏;孫淵君;徐文芳;張立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2 | 分類號: | C22B7/02;C22B30/04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料 開路 處理 操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含砷廢料的處理領域,涉及一種含砷物料中砷的開路處理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砷對于鎳銅冶金是一種有害元素,在鎳銅冶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煙灰,其中含砷相對較高,為了回收煙灰中的有價元素,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將其配入精礦中反復處理。當精礦砷含量偏高時,不采取任何開路砷的方法,砷將全部進入后續流程,不僅增加后續流程的脫砷壓力,還會造成產品砷超標等問題。為了有效控制砷害,對砷含量較高的煙灰進行脫砷處理。脫砷方法有焙燒法、堿浸法及加壓浸出等方法,但這些方法效率低、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改變堿浸脫砷時堿加入的方式,從而提高砷的脫除率。濃堿預漿化過程操作簡單,易于實現,加堿操作方式改變后,砷的脫除率從40%提升70%,效果較為顯著。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含砷物料中砷的開路處理操作方法,配置30%-60%的氫氧化鈉溶液,按照1-2:1的液固比混合氫氧化鈉溶液、含砷煙灰,使含砷煙灰充分漿化,漿化后砷煙灰加水進行水浸,水浸條件是液固比5-15:1,溫度50-80℃,時間1-4h,水浸后進行固液分離,得到脫砷煙灰和含砷廢水;脫砷煙灰返回原流程回收有價金屬、含砷廢水用鐵氧體沉砷工藝處理含砷廢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煙灰中砷的脫除率達到了70%以上,主要有價元素損失率很低,鉛和鋅的脫除率約為10%左右。由于脫砷煙灰砷含量低,減輕了后續流程對砷量控制的壓力。含砷廢液經固砷后處理后使用常規水處理技術達標排放。工藝流程短,主要消耗試劑為氫氧化鈉,經過脫砷處理后,有價金屬沒有損失,脫煙灰可返回原流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改變堿浸脫砷加堿操作方式,提高煙灰中砷的脫除率。先配置質量分數30%~60%氫氧化鈉溶液,按照1~2:1的液固比漿化含砷煙灰,將其漿化充分再后水浸。水浸條件:液固比5~15:1,溫度50~80℃,時間1~4h。反應結束后液固分離,得到脫砷煙灰和含砷廢水。脫砷煙灰返回原流程回收有價金屬,使用鐵氧體沉砷工藝處理含砷廢水,含砷渣填埋、除砷廢水經過進一步處理達標后排放。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某廠一種煙灰化學成分:砷0.90%、鎳4.52%、鉛5.22%、鋅6.87%、鐵12.3%、硅22.8%、硫、氧合計47.39%。
配置40%的濃堿溶液,按照1:1的液固比加入煙灰中漿化,待其充分接觸后水浸。水浸條件:液固比10:1,溫度80℃,時間1h。
脫砷煙灰化學成分:砷0.31%、鎳7.11%、鉛7.25%、鋅8.81%、鐵18.91%、硅33.52%、硫、氧合計24.09%。此渣可返回原流程。含砷廢液經固砷后處理后使用常規水處理技術達標排放。
實施例2
某廠一種煙灰化學成分:砷1.21%、鎳3.26%、鉛4.63%、鋅7.06%、鐵11.5%、硅26.7%、硫、氧合計45.64%。
配置40%的濃堿溶液,按照1.2:1的液固比加入煙灰中漿化,待其充分接觸后水浸。水浸條件:液固比10:1,溫度80℃,時間1h。
脫砷煙灰化學成分:砷0.28%、鎳6.85%、鉛6.96%、鋅9.88%、鐵24.15%、硅60.34%、硫、氧合計8.46%。此渣可返回原流程。含砷廢液經固砷后處理后使用常規水處理技術達標排放。
實施例3
某廠一種煙灰化學成分:砷0.76%、鎳4.16%、鉛5.23%、鋅9.31%、鐵13.5%、硅21.31%、硫、氧合計45.73%。配置40%的濃堿溶液,按照1:1的液固比加入煙灰中漿化,待其充分接觸后水浸。水浸條件:液固比10:1,溫度80℃,時間1h。
脫砷煙灰化學成分:砷0.11%、鎳5.07%、鉛5.94%、鋅8.46%、鐵18.91%、硅25.98%、硫、氧合計35.53%。此渣可返回原流程。含砷廢液經固砷后處理后使用常規水處理技術達標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32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