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半潛船的活動旗桿燈架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1989.7 | 申請日: | 2015-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25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波;邵梅峰;徐德濤;夏玉濤;邰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B63B45/04 | 分類號: | B63B45/04;B63B45/02;B63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付博宇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半潛船 活動 旗桿 燈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半潛船的活動旗桿燈架,具體是指,一種將標準旗桿和尾燈架結合在一起的裝置。
背景技術
船舶的航行信號燈布置需要滿足國際海上避碰規則(Convention?on?the?International?Regulations?for?Preventing?Collisions?at?Sea,1972,簡稱COLREG)及各大船級社、海事組織、運河當局的要求。國際海上避碰規則要求布置如下一些號燈:第22條和23條規定:船舶應在盡可能接近船尾處配備一盞尾燈;第30條規定:錨泊中的船舶應在船尾或接近船尾最易見處顯示一盞后錨燈。蘇伊士運河當局規定: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舶,如果在航行過程中意外停止,需在尾部顯示一盞紅燈;基爾運河當局要求夜間航行時配備一個綠色的尾燈。
“尾燈”是指安置在盡可能接近船尾的白燈,在135度的水平弧內顯示不間斷的燈光,其裝置要使燈光從船的正后方到每一舷67.5度內顯示。
尾錨燈為360度環照白燈。
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對于尾燈和后錨燈的布置位置要求如下:
(一)尾燈的位置
尾燈應布置在盡可能接近船尾處。
(二)后錨燈的位置
后錨燈應布置在船尾或接近船尾最易見處,且低于前錨燈。
(三)蘇伊士運河尾燈和基爾運河尾燈需布置在船尾易見處。
同時,船舶需在尾部懸掛國旗,尾部國旗懸掛在尾旗桿上。另外,在尾旗桿附件,可布置一個用于放置國旗的旗箱。
為了滿足以上要求,船舶設計時有時將這些燈布置不同的位置,有時布置在導纜孔旁邊,有時布置的尾燈架不便于保養維護;旗桿也是單獨布置的。
總的來說,現有的尾燈、尾錨燈、蘇伊士運河尾燈和基爾運河尾燈布置有以下缺點:
a)各信號燈,各信號燈不便于統一接線,不便于統一維護保養;
b)旗桿和旗箱是單獨布置的,比較分散,將旗桿、旗箱和尾燈架結合起來設計,結構緊湊,方便移動;
c)目前的尾燈架布置在船舶尾部的時候,基本都是直接焊接到船舶甲板上,不能移動,但對于裝載大件貨物的船舶來說,尾燈架和旗桿會妨礙大件貨物的裝載,以及半潛船下潛時,會淹沒在水中,固定燈架不能移動;
d)現在有些尾燈架不方便燈具的維護保養;
e)目前標準旗桿為直桿式,由于國旗的尺寸較大,長1920mm,寬1280mm,國旗在無風情況下會垂下,容易遮擋附近的信號燈,因此以前旗桿的布置位置一般距離尾燈架至少1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半潛船的活動旗桿燈架,使尾部信號燈、旗桿、旗箱結合起來布置,使整個結構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燈具布置的復雜性。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半潛船的活動旗桿燈架,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設置在甲板上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聯接燈架,所述燈架的頂端安裝有尾錨燈,燈架的中部安裝有尾燈,燈架的下端安裝有雙功能尾燈,燈架上端聯接有與燈架相垂直的旗桿。
進一步,為了方便旗桿沿著燈架轉動,使得國旗既可以朝船尾布置,也能朝船舷布置,所述旗桿與燈架之間通過固定插銷相聯接,旗桿遠離燈架的另一端上設置有滑輪裝置和眼圈。
再進一步,為了放置國旗,有效利用空間,所述燈架下部設置有旗箱,所述旗箱位于雙功能尾燈的下方。
為了增加維修人員的安全性,所述燈架下部固接有踏步平臺。
更進一步,為了增強旗桿燈架的結構強度,所述固定底座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燈架與兩個固定底座之間通過螺栓螺母聯接有門字形框架。
為了方便船員平時對燈架和燈具的維護保養,所述燈架的中部安裝有扶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將以上各規范要求的信號燈布置到一個燈架上,方便施工、安裝、維護以及電纜敷設的方便;
2)由于蘇伊士運河尾燈和基爾運河尾燈是在船舶進入相應運河時才會使用,不會同時使用,雙功能尾燈實現了上述兩個信號燈的功能,通過開關控制,通過蘇伊士運河時顯示為紅色,通過基爾運河時顯示綠色,減少信號燈的安裝數量,使燈架更加簡潔;
3)尾旗桿和旗箱也布置在船舶尾部,并與燈架設計為一體,節省了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未經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198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保無人機
- 下一篇:轉臂側掛式圍網動力滑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