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有效去除水中四溴雙酚A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341448.4 | 申請日: | 2015-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611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曉斌;張易祥;吳湘;張榮飛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湖州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B01J20/06;B01J20/28;B01J20/30;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袁彩君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有效 去除 水中 四溴雙酚 方法 | ||
1.一種有效去除水中四溴雙酚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處理步驟,
(1)在醇-水混合溶劑中加入四溴雙酚A,微波振蕩使其完全溶解,醇為甲醇或乙醇,醇與水的體積比為0.5:10至1.5:10;然后加入六氟鈦酸銨、硼酸、六氟硅酸銨,充分攪拌,在恒溫35℃的條件下反應15至25小時;所得粉末分別用蒸餾水、乙醇清洗后放入干燥箱內(nèi)60至70℃干燥,干燥后的粉末在400℃溫度煅燒2至2.5小時,升溫速率為10℃/min;冷卻后取出,獲得具有四溴雙酚A分子印跡功能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
(2)將步驟(1)制得的具有四溴雙酚A分子印跡功能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置于去離子水中,超聲分散,然后通入穩(wěn)定的N2氣流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氧;接著加入FeSO4·7H2O晶體,攪拌溶解,F(xiàn)eSO4·7H2O晶體與步驟(1)制得的具有四溴雙酚A分子印跡功能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的質(zhì)量比控制在0.4:1至2:1;在N2氣流的保護下,向反應體系中加入NaBH4溶液,NaBH4溶液濃度控制在0.01至5M,同時快速攪拌,NaBH4與FeSO4·7H2O的質(zhì)量比為0.5:1至5:1;反應時間5至20min,用無水乙醇及純水洗滌,過濾,真空干燥,得到負載有納米鐵粉末的具有四溴雙酚A分子印跡功能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
(3)將步驟(2)所制得的負載有納米鐵粉末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置于用N2氣流除氧后的去離子水中,超聲分散;配置AgNO3溶液,AgNO3溶液的濃度控制在0.001至0.1M,通入N2氣流以去除溶解氧;然后將AgNO3溶液緩慢滴加到負載有納米鐵的二氧化鈦多孔微球懸浮液中,在恒溫振蕩器上反應,即可得到負載有納米鐵-銀雙金屬納米顆粒的印跡二氧化鈦多孔微球,所負載的銀與鐵兩種金屬的質(zhì)量比控制在1:100至15:100;用磁選法選出后分別用清水、無水乙醇、丙酮洗滌,在電熱恒溫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h,密封保存,備用;
(4)將制得的負載有納米鐵-銀雙金屬納米顆粒的印跡二氧化鈦多孔微球加入到含有四溴雙酚A的廢水中,然后攪拌分散均勻;
(5)用外部磁鐵將吸附有四溴雙酚A的復合多孔微球與凈化后的水分離,分離后的負載有納米鐵-銀雙金屬納米顆粒的印跡二氧化鈦多孔微球轉(zhuǎn)移至安裝有光源的光催化反應池內(nèi),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打開紫外燈進行照射處理。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效去除水中四溴雙酚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負載有納米鐵-銀雙金屬納米顆粒的印跡二氧化鈦多孔微球的用量為0.005g/L-0.5g/L。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湖州師范學院,未經(jīng)湖州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1448.4/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