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40088.6 | 申請日: | 2015-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34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利利紅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18 | 分類號: | F16C19/18;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向 推力 接觸 球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
背景技術
在機床和機械設備中常使用滾珠絲杠做傳動元件,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線性運動,或將扭矩轉換成軸向反覆作用力。為獲得高精度、高效率和可逆性的傳動效果,用作絲杠的支承結構往往需要可同時承受徑向載荷、軸向雙向載荷、帶預緊載荷及具有較高的軸向剛度。傳統的支承方式多是以兩套或多套軸承組合使用,利用各軸承受力與承載特點分擔所受載荷并獲得組合剛度,但存在軸向剛度不足或摩擦阻力大和發熱缺陷,且軸承選配技術要求高、組合安裝精度不易保證;近年來有采用單套雙列角接觸推力球軸承作為絲杠支承的應用,可獲得較高的軸向剛度和較低的摩擦阻力,但其與兩套或多套軸承組合結構一樣,需要有專門的軸承安裝支架(或軸承座),且對軸承座孔精度要求高、加工難度大。加之為防止機床中的切削液、金屬屑和灰塵進到軸承中損壞軸承潤滑或造成卡死,需要為每套軸承或軸承組合設置適合的密封及專門潤滑系統,結構復雜且不經濟,同時增加了軸承支架(或軸承座)的結構尺寸,限制了機床和機械設備朝著更小、更緊湊的方向發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包括鋼球、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以及喂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球設置在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用保持架固定,所述軸承外圈在其圓弧溝道的內側和外側分別具有內擋邊和外擋邊,所述軸承內圈與軸承外圈相配合的位置未溝道,所述的軸承內圈底部設有采用兩半式結構的隔圈,所述的軸承內圈下方設有法蘭安裝孔。
所述的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外圈內設有給鋼球輸送潤滑脂的喂脂通道,所述的喂脂通道外設有兩個注油塞。
所述的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內圈與軸承外圈的圓弧溝道相配合的溝道。
所述的一種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外圈的內擋邊端面與弧溝道相切以及軸承內圈的內擋邊與溝道相切。
本發明的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將軸承溝道與鋼球工作面得到散熱及減少軸承的滑動摩擦和摩擦力矩,大大提高軸承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軸承外圈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軸承內圈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新型雙向角接觸推力球軸承,包括鋼球3、軸承外圈1、軸承內圈2以及喂脂通道6,其特征在于:鋼球3設置在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用保持架5固定,軸承外圈1在其圓弧溝道13的內側和外側分別具有內擋邊9和外擋邊10,軸承內圈2與軸承外圈1相配合的位置未溝道11,軸承內圈2底部設有采用兩半式結構的隔圈4,軸承內圈2下方設有法蘭安裝孔8,軸承外圈2內設有給鋼球3輸送潤滑脂的喂脂通道6,喂脂通道6外設有兩個注油塞7,的軸承內圈2與軸承外圈1的圓弧溝道13相配合的溝道11,軸承外圈1的內擋邊端面12與弧溝道13相切以及軸承內圈2的內擋邊9與溝道11相切,外擋邊10倒角α為50度~60度。
本發明的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將軸承溝道與鋼球工作面得到散熱及減少軸承
的滑動摩擦和摩擦力矩,大大提高軸承的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利利紅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利利紅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400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