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張緊裝置及裝配這種張緊裝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329133.8 | 申請日: | 2015-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79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S.舒爾茨;T.普勞蒂奧;J.巴里萊特;P.韋伯;L.切里烏克斯;P.莫羅伊;C.多比格納德;T.高德里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SKF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7/08 | 分類號: | F16H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飛 |
| 地址: | 瑞典***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裝配 這種 方法 | ||
1.一種張緊裝置(2),包括:
-接收器殼體(4),
-桿臂(6),其安裝在所述接收器殼體上,并且可相對于所述接收器殼體圍繞第一旋轉軸線(X4)旋轉,
-皮帶輪(8),其安裝在所述桿臂上,并且可相對于所述桿臂圍繞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的第二旋轉軸線(X6)旋轉,以及
-彈簧(14),其安裝在所述接收器殼體和桿臂之間,并且適于施加扭矩(T1),用于使所述桿臂圍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旋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圍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旋擰在一起,
-所述彈簧(14)施加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的軸向阻尼力(E14)于分別設置在所述接收器殼體上和所述桿臂上的配合的螺紋部(422、642;182、64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阻尼力(E14)是由所述彈簧(14)施加的壓縮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14)的第一端部(142、143)與在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之間所選擇的第一部件(6)是一體的,圍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之間所選擇的第二部件(4)設置有用于所述彈簧(14)的第二端部(146)的止動件(5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件(50)允許在將所述桿臂(6)旋擰在所述接收器殼體(4)上時所述彈簧(14)的第二端部(146)越過止動件,并且在相對于所述接收器殼體擰開所述桿臂時止動件阻擋所述彈簧的第二端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直輻射的方向上,所述止動件(50)包括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傾斜的第一表面(502)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的第二表面(504)。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部(422;642)直接形成在所述接收器殼體(4)上和所述桿臂(6)上。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部(182、642)中的至少一個(182)形成在套筒(18)上,該套筒沿著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的徑向方向位于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與所述接收器殼體(4)是一體的,圍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旋轉,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桿臂(6)徑向定向的螺紋部(182)。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與所述桿臂(6)是一體的,圍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X4)旋轉,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接收器殼體(4)徑向定向的螺紋部。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由合成材料制成。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由PA66制成。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由鋁或鋁系合金制成。
14.一種用于組裝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張緊裝置(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a)將所述彈簧(14)安裝在所述接收器殼體(4)和所述桿臂(6)之間,以及
-b)將所述桿臂和接收器殼體旋擰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KF公司,未經SKF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291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偏心微補償皮帶張緊結構
- 下一篇:可變傳動齒輪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