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20976.1 | 申請日: | 2015-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17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曹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麗萍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位 10 數據 進行 檢錯 糾錯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針對傳輸后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處于信息數據時代,時時刻刻都要和數據打交道,這就離不開數據的傳送。而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由于信道中存在各種干擾,數據會發生差錯,即接收端接收的數據和發送端發送的數據不同,這會對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帶來極壞的影響。為此,數據檢錯成為研究的焦點,現有技術中有許多的檢錯電路,比如基于奇偶校驗原理的電路結構,該電路只能檢測數據是否發生錯誤,一旦原始數據發生錯誤,則該電路可以確定出數據發生錯誤的位置,但卻不能對發生錯誤的數據進行糾錯,只能要求發送端再重新發送一次原始數據,這就會降低數據傳輸效率與數據安全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一旦原始數據發生錯誤,則該電路可以確定出數據發生錯誤的位置并將其更正,該電路原理簡單,結構精簡,同時具備檢錯和糾錯的功能,有著極大的優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包括編碼電路和糾錯電路;所述編碼電路包括4個六位輸入的異或門,用來實現對原始10位數據的編碼,產生4個數據編碼位;所述糾錯電路包括4個七位輸入的異或門、10個四位輸入的與門和10個兩位輸入的異或門;所述4個七位輸入的異或門用來實現對發生錯誤的數據位進行檢錯,從而確定原始數據是否發生錯誤,以及發生錯誤的數據位的位置;所述10個四位輸入的與門用來產生位寬為10的數據,它將發生錯誤的數據位置1,沒有發生錯誤的數據位置0;所述10個兩位輸入的異或門用來將上述10個四位輸入的與門產生的10位數據和現在已經發生錯誤的數據中的10位進行異或,使發生錯誤的數據位與1異或之后取反,沒有發生錯誤的數據位與0異或之后保持原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不但可以判斷數據是否出錯,而且可以對出錯的數據進行改正,以恢復至原始數據。該電路可以通過門電路來實現,僅僅需要18個異或門,10個與門就可以實現檢錯和糾錯的功能。方法簡單,便于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有檢錯和糾錯功能的電路框架圖;
圖2是本發明電路中對原始數據進行編碼的編碼電路;
圖3是本發明中具有檢錯和糾錯功能的糾錯電路;
圖4是圖3中左側的具有對錯誤數據定位功能的電路;
圖5是圖3中右側的具有糾錯功能的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對本發明進行解釋說明,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的設計思路是:輸入端是一個位寬為10的原始數據,編碼電路的功能是將原始數據編碼擴展成14位數據,編碼電路和糾錯電路之間是數據的傳輸通道—信道,數據在傳輸時可能發生錯誤,糾錯電路的功能是對錯誤數據位進行定位和糾錯,輸出端是糾錯完成后的10位原始數據。
本發明一種對位寬為10的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的電路包括編碼電路和糾錯電路;所述編碼電路包括4個六位輸入的異或門;所述糾錯電路包括4個七位輸入的異或門、10個四位輸入的與門和10個兩位輸入的異或門。
如圖2所示,所述4個六位輸入的異或門用來實現對原始10位數據的編碼,產生4個數據編碼位,其中original[1:10]表示10位原始數據,bianma[1:14]表示編碼后位寬為14的數據,Xor1、Xor2、Xor3和Xor4為4個六位輸入的異或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209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