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320142.0 | 申請日: | 2015-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18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新碳高科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5/06 | 分類號: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春秋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楊云;施冬蘭 |
| 地址: | 550014 貴州省貴陽市國家高***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 多孔 薄膜 相變 復合材料 | ||
1.一種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是:將相對密度為0.1~2g/cm3的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浸入有機相變儲能材料中,直至該有機相變儲能材料完全填充所述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的微孔;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制備方法如下:
1)將單層氧化石墨烯、或多層氧化石墨烯、或單層氧化石墨烯與多層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制備成濃度為5~20g/ml的凝膠;
2)按濕態(tài)推出成膜的方式將上述凝膠制成厚度為1~1000μm的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推出速度為1~15cm/min;
3)將上述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浸入質(zhì)量濃度為1~10%的鹽離子溶液中浸泡1~100min,撈出、晾干,得含鹽離子的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
4)將上述含鹽離子的氧化石墨烯多孔薄膜置于真空度為1000~5000Pa環(huán)境中,或氣壓為1.01x105Pa、氣體流量為10~500ml/min的惰性氣體保護環(huán)境中熱處理,然后隨爐冷卻;熱處理溫度為1000~3000℃、升溫速率為1~30℃/min。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氧化石墨烯厚度為1.4~2nm、平均直徑為10~20μm,所述多層氧化石墨烯為2~5層的氧化石墨烯納米片,其厚度為0.7~10nm、平均直徑在10~20μ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鹽離子溶液為氯化鈣、氯化鈉、氯化鎂、硫酸鈉溶液之一。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溫度為1500~2500℃。
5.一種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是:將相對密度為0.1~2g/cm3的石墨烯多孔薄膜浸入有機相變儲能材料中,直至該有機相變儲能材料完全填充所述石墨烯多孔薄膜的微孔;其中,所述石墨烯多孔薄膜制備方法如下:
1)將單層石墨烯、或多層石墨烯、或單層石墨烯與多層石墨烯的混合物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濃度為0.1~5mg/ml的石墨烯溶液,加入發(fā)泡劑,保證石墨烯溶液含發(fā)泡劑10~50mg/ml;
2)將上述含有發(fā)泡劑的石墨烯溶液按噴涂的方式制成厚度為1~1000μm、含發(fā)泡劑顆粒的石墨烯薄膜;
3)將上述含發(fā)泡劑顆粒的石墨烯薄膜置于真空度為1000~5000Pa環(huán)境中,或氣壓為1.01x105Pa、氣體流量為10~500ml/min的惰性氣體保護環(huán)境中熱處理,然后隨爐冷卻;熱處理溫度為1000~3000℃、升溫速率為1~30℃/min。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石墨烯厚度為0.34~1.4nm、平均直徑為10~20μm,所述多層石墨烯為2~5層的石墨烯納米片,其厚度為0.7~10nm、平均直徑在10~20μm。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泡劑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異丁腈、OBSH、對苯磺酰肼之一。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溫度為1500~2500℃。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石墨烯多孔薄膜、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相變儲能材料為脂肪醇、脂肪酸、石蠟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新碳高科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貴州新碳高科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20142.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