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降解海綿制品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318268.4 | 申請日: | 2015-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27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成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尼可海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7/02 | 分類號: | C08L97/02;C08L1/02;C08K3/30;C08B9/00;B29C44/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霽明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解 海綿 制品 制作方法 | ||
1.一種可降解海綿制品的制作方法,它選用木漿粕和竹漿粕的混合漿粕作為主要原料,經過浸泡、壓榨、黃化、粘膠、混料、發(fā)泡成型和水洗工序后,制成木纖維素的可降解海綿制品,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浸泡工序中,在浸漬桶中加入氫氧化鈉和混合漿粕兩種原料一起混合,其中氫氧化鈉和混合漿粕的重量比例為1.5—2.5:1;所述的混合漿粕中木漿粕占比50-75%,竹漿粕占比25-50%;
b)所述的壓榨工序中,將浸泡之后的漿液投入到壓榨機中,擠出過多的的氫氧化鈉溶液,得到壓縮過后的堿纖維素塊;
c)所述的黃化工序中,將靜置后的堿纖維素塊放入一個真空反應器中,通入二硫化碳氣體進行黃化反應,通入二硫化碳氣體的量是堿纖維素塊質量的1—1.5倍;反應后得到黃原酸酯;
d)所述的粘膠工序中,將所述的黃原酸酯與另外的竹漿粕、木漿粕和水一起加入捏合機中進行混合制成粘膠料,其中粘膠料中含有30—40%的黃原酸酯、1—4%的竹漿粕、0.5—3%的木漿粕,余為水;
e)所述的混料工序中,將粘膠料與硫酸鈉晶體、色粉色帶進行混合并制成可加熱發(fā)泡的海綿混合物,其中海綿混合物中含有8—28%粘膠料、71—92%硫酸鈉晶體、0.5—1色粉色帶;
f)所述的發(fā)泡成型工序中,將海綿混合物放置于發(fā)泡模具中,直接將海綿混合物通電加熱凝結,制成海綿塊;
g)所述的水洗工序中,將發(fā)泡后制成的海綿塊至少通過弱鹽洗、酸洗以及漂白洗三道工序后制成海綿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海綿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浸泡工序中,浸漬桶內的浸漬溫度為25-35度,且在高速旋轉條件下,且浸漬桶可以在間歇和連續(xù)兩種工作狀態(tài)下進行;
b)所述的壓榨工序中,壓縮過后的堿纖維素塊干度是原來漿液的2.5—3.5倍,且壓縮后的堿纖維素塊通過碾磨機,形成3—20mm的堿纖維素塊;
c)所述的黃化工序中,將堿纖維素塊置放1—2小時進行老化處理,然后進行黃化反應;所述的真空反應器的反應溫度為25—40℃,絕對壓強為0.03—0.08Mpa,反應時間100—140分鐘;
d)所述的粘膠工序中,將所述的黃原酸酯先進行粗研磨機進行研磨后,再與竹漿粕和木漿粕混合的纖維素放入水中靜置2—4小時,再一起加入捏合機中進行混合制成粘膠料;
e)所述的混料工序中,將所述粘膠料先靜置5—7小時,再與硫酸鈉晶體、色粉色帶進行混合;所述的海綿混合物是在壓力的擠壓下通過彎曲設置的管道進入發(fā)泡模具中;
g)所述的水洗工序中,所述的弱鹽洗、酸洗以及漂白洗三道工序均通過依次布置的三個工作室,經工作室上部設置的滴管式或直淋式加液方式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尼可海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尼可海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1826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生物質綠色代木板材
- 下一篇:一種高效的建筑防水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