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93790.1 | 申請日: | 2015-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58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鴻云;畢成;高春甫;孫明禮;孟國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1/00 | 分類號: | B24B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導磁 元件 螺旋式 流變 拋光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
背景技術
拋光機是一種電動工具,主要用來對元件的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由電動機、拋光室、拋光器等部件組成。主要有振動拋光機和滾桶拋光機,但是他們都主要針對較大的元件進行拋光,如果是小型或者微型元件,采用這些設備將難以對其表面細小的部位進行有效的拋光,影響了產品品質和拋光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能夠有效解決現有小型或者微型元件拋光效果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包括驅動裝置、兩組螺旋單元和兩個殼體,所述驅動裝置帶動兩組螺旋單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轉,每個殼體與一組螺旋單元配合,螺旋單元的前部設置在殼體內,每個殼體內均充入磁流變拋光液,所述螺旋單元的前部上設有沿螺旋線排列的磁流變刷,兩個殼體的前部通過連通器相通,兩個殼體的后部也通過連通器相通,所述兩個殼體之間設有磁場發生器,每個所述殼體或其中一個殼體上開有喂料器。
優選的,每個所述殼體中部的內壁上均設有與磁流變刷運動軌跡相適配的螺旋槽;增強螺旋單元旋轉時帶動磁流變拋光液和元件的流動,提高拋光效率。
優選的,每組螺旋單元均包括螺旋桿和與其相連的螺旋轉子,所述螺旋轉子為非導磁材料制成,所述螺旋桿上套有驅動套,所述驅動套與驅動裝置通過皮帶傳動,所述驅動套通過第一軸承與支撐架轉動連接;使螺旋單元能平穩的轉動。
優選的,所述螺旋轉子與螺旋桿的前端固定連接,且兩者同軸同步旋轉,從螺旋轉子的前端開始沿其弧形側壁開有螺旋盲槽,所述螺旋盲槽內設有若干組磁流變刷,所述螺旋轉子的前端設有將螺旋盲槽封閉的封頭;方便磁流變刷與螺旋轉子的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螺旋盲槽的橫截面為T形,每組所述磁流變刷包括刷體、第二軸承、套筒和導磁刷,所述套筒設置在螺旋盲槽內,所述第二軸承設在套筒內,所述刷體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軸承內,所述刷體的上部伸出螺旋盲槽,所述導磁刷固定在刷體的上部;磁流變刷可以繞自身軸線旋轉。
優選的,所述殼體為圓柱形且兩端開口,所述殼體靠近螺旋桿的一端設有密封端蓋,密封端蓋與殼體之間還設有密封圈,所述螺旋轉子穿過密封端蓋進入殼體內,所述殼體遠離螺旋桿的一端設有卸料端蓋;密封端蓋方便殼體與螺旋桿的連接,使用卸料端蓋方便將加工好的元件取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磁流變液結合拋光液組成磁流變拋光液,利用磁場發生器產生磁場,使磁流變刷能沾上磁流變拋光液,從而使位于殼體內的非導磁元件隨螺旋單元帶動不斷在殼體內移動進行拋光處理,能夠對微小的元件表面進行無死角的拋光,結構簡單拋光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俯視圖的剖視圖;
圖3為圖2中A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為本發明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的實施例,非導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變刷拋光機,包括驅動裝置15、兩組螺旋單元和兩個殼體8,所述驅動裝置15帶動兩組螺旋單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轉,每個殼體8與一組螺旋單元配合,螺旋單元的前部設置在殼體8內,每個殼體8內均充入磁流變拋光液12,所述螺旋單元的前部上設有沿螺旋線排列的磁流變刷9,兩個殼體8的前部通過連通器16相通,兩個殼體8的后部也通過連通器16相通,所述兩個殼體8之間設有磁場發生器17,每個所述殼體8或其中一個殼體8上開有喂料器18,每個所述殼體8中部的內壁上均設有與磁流變刷9運動軌跡相適配的螺旋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師范大學,未經浙江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937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長行程浮動頭支撐
- 下一篇:PCB線路板鉆頭的檢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