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76300.7 | 申請日: | 2015-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40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全芳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鄧全芳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A61P1/1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曉剛 |
| 地址: | 537299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疳積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配方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于喂養(yǎng)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煩躁愛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嘔吐酸餿乳食,腹部脹實或時有疼痛,小便短黃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發(fā)低熱,指紋紫滯消瘦面黃、發(fā)枯等慢性病證。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yǎng)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yǎng),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欲下降,營養(yǎng)缺乏,故現(xiàn)在的疳積多由營養(yǎng)失衡造成。
小兒時期易生疳積是由于嬰幼兒時期臟腑嬌嫩,機體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長發(fā)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產(chǎn)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哺食過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會損傷脾胃之氣,耗傷氣血津液,就會出現(xiàn)消化功能紊亂,產(chǎn)生病理上的脾氣虛損而發(fā)生疳積之證,會造成小兒發(fā)育不良,生長緩慢,體弱多病,智力低下,個子瘦小矮小等,因此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
治療小兒疳積民間有許多土方,西醫(yī)也有一些治療方法,但普遍存在治療時間長、療效緩慢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該藥物具有驅(qū)蟲效果好、治療效果明顯且治療周期短的特點。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枳殼15-25份,五谷蟲15-25份,萊菔子10-20份,紫背金牛10-20份,石菖蒲10-20份,地白菜10-20份,天花粉5-15份。
進一步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枳殼18-22份,五谷蟲18-22份,萊菔子12-18份,紫背金牛12-18份,石菖蒲12-18份,地白菜12-15份,天花粉8-12份。
進一步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枳殼20份,五谷蟲20份,萊菔子18份,紫背金牛16份,石菖蒲15份,地白菜13份,天花粉10份。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分別將上述七味干燥中草藥粉碎,過10~80目篩,按重量份配比將七味中草藥粉末混合均勻得到粗藥粉;
步驟二,將步驟一的粗藥粉細粉碎至粒徑為5~20μm的超細微粉;
步驟三,將步驟二的超細微粉干燥后,經(jīng)殺菌封裝得到成品。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中成品為散劑、丸劑、片劑、膠囊劑、膏劑、液劑中的任意一種。根據(jù)中藥制作領域的常規(guī)方法添加輔料即可制得。
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中草藥成分具有的功效如下:
枳殼性苦、辛、酸、溫,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nèi)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等病癥。
五谷蟲為麗蠅科昆蟲大頭金蠅或其它近緣昆蟲的干燥幼蟲。味咸,性寒。歸脾、肺經(jīng)。具有清熱,消滯的功效。用治疳積、腹脹、疳瘡等證。
萊菔子,味辛、甘,性平。歸肺、脾、胃經(jīng)。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綱目》指出,萊菔子之功,長于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fā)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diào)下痢后重,止內(nèi)痛,皆是利氣之效。
紫背金牛,別名金牛草,味甘,性平。具有止咳,消積,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痰咳癆嗽,痢疾,疳積,瘰疬,蛇傷,跌打損傷。《綱目拾遺》:“治小兒一切痰疾及痧脹。”
石菖蒲,具有理氣,活血,散風,去濕、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癥。
地白菜別名白地黃瓜,性寒,味微苦。具有補脾健胃,收澀固腸,除濕利水,活血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腸胃炎,浮腫,崩漏,白帶,淋癥,痢疾,黃水瘡,禿瘡,疥癬。
天花粉為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甘、微苦,微寒。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鄧全芳,未經(jīng)鄧全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6300.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