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75950.X | 申請日: | 2015-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41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艷杰;鄭貴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D1/016 | 分類號: | B03D1/0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chuàng)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06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選 尾礦 回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
背景技術
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原料。隨著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尾礦產量隨之日益增多,導致尾礦壩逐年增高,管理工作面臨巨大的困難。尾礦堆存不僅占用土地、污染環(huán)境,而且存在潛在的潰壩、漫壩危險,同時尾礦中含有共(伴)生有價資源,綜合回收潛力巨大。在礦產資源日益匱乏、環(huán)境問題凸顯的今天,尾礦資源的回收和利用成為當前礦山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課題。因此,對尾礦資源的減量化、資源化和安全化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國內外絕大多數(shù)從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學者認為,在當今資源日趨緊張的形勢下,回收尾礦中的有價成分是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途徑
我國金礦中貧礦和共(伴)生礦多,選礦難度大,加上過去幾十年中選礦工藝落后等原因,使我國多數(shù)金尾礦中殘余金及其他有用組分多,尾礦具有巨大回收潛力。在金尾礦有價成分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中,鎢、銀、銅、鐵等有價成分的回收以及尾渣制造建筑材料都取得了很大進展。然而尾礦中金的回收工藝具有經濟成本高或回收率偏低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細粒級尾礦中的金元素流失嚴重。目前,金提取主要方法有重選法、浮選法、混汞法、氰化法和硫脲法等。金尾礦粒級較細,重選主要用于回收粗粒級金礦,混汞法對環(huán)境污染較大,氰化法和硫脲法提取成本較高,只有采用浮選法將尾礦中金元素富集到一定程度,再用氰化法或硫脲法浸出提取,才能有效回收金。因此,采用浮選手段將尾礦中金元素富集起來是充分回收利用尾礦中金的關鍵。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回收金尾礦中的金元素,并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金浮選尾礦進行磨礦處理;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磨礦處理后的金浮選尾礦與水混合均勻,得到礦漿;
步驟三、采用熟石灰將步驟二中所述礦漿的pH值調節(jié)為8~12,然后向調節(jié)pH值后的礦漿中加入乳化劑、絮凝劑、捕收劑和起泡劑并混合均勻,所述乳化劑、絮凝劑、捕收劑和起泡劑的加入量分別為:每噸磨礦處理后的金浮選尾礦中加入10g~30g乳化劑,加入20g~40g絮凝劑,加入10g~30g捕收劑,加入5g~15g起泡劑;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加有乳化劑、絮凝劑、捕收劑和起泡劑的礦漿加入到浮選機中進行浮選,收集浮選過程中產生的泡沫;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泡沫依次進行靜置、過濾和干燥處理,得到金精礦粉。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磨礦處理后的金浮選尾礦的粒度不大于0.074mm。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礦漿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0%~40%。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乳化劑為飽和脂肪酸。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捕收劑為黃藥。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起泡劑為松醇油。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乳化劑、絮凝劑、捕收劑和起泡劑的加入量分別為:每噸磨礦處理后的金浮選尾礦中加入20g乳化劑,加入30g絮凝劑,加入20g捕收劑,加入10g起泡劑。
上述的一種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的時間為10min~40min。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采用乳化-絮凝浮選工藝從金浮選尾礦中回收金,將乳化劑分散在礦漿中,能夠改變捕收劑的表面性質,提高捕收劑對細粒級礦物的捕收效果,降低捕收劑用量,節(jié)約選礦成本;加入絮凝劑使疏水性細礦粒選擇性聚團,增大礦粒“表觀粒徑”,提高金回收率和精礦品位。
2、本發(fā)明采用乳化-絮凝聯(lián)合工藝回收金,提出一種既能有效回收金尾礦中的金又能夠降低能耗及生產成本的新技術方法,從而為金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技術指導。
3、本發(fā)明從浮選尾礦中回收金,其回收率可達到70%以上。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59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