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采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273630.0 | 申請日: | 2015-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48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施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門市明陽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2 | 分類號: | E21B43/22;C09K8/58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14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采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采油的改進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物采油的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其主要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降解原油來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動性;代謝生物表面活性劑、代謝有機溶劑提高洗油效率;在油層中生長,剝離油膜等作用提高原油地采收率。微生物采油法特別適用于油田的后期采油。由于該項技術成本低、適用范圍廣、施工簡便而引起石油界的高度重視。
微生物采油法中主要對微生物驅油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微生物的注入方式,營養物和氧的補充及油藏中微生物發酵時間控制等。目前,還沒有見到在微生物采油礦場應用時在微生物注入到油藏過程中將微生物溶液進行結構化段塞設計的專利報道;USP5163510提出了注入H2O2、NaClO3,KClO4,NaNO3增加油藏水中溶解氧濃度的方法,但存在著成本高、須增加特殊的溶解和注入設備、須保證化學劑與油藏流體配伍、油藏巖石對化學劑吸附損耗大等不利因素。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段塞方式注入微生物溶液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從而提高微生物驅油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生物采油方法,其主要步驟為先由微生物注入井向含油巖層注入含氧源微生物溶液然后再注入水,由受益采油井獲得原油,所述含氧源微生物溶液以段塞方式注入,微生物溶液注完后關閉微生物注入井至少2天,然后開井注水,在受益采油井獲得原油。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為好氧和/或兼性厭細菌。
其中所述的氧源為常壓下的微生物溶液中溶解氧及向油藏中補充的空氣。
其中關閉微生物注入井的時間為2-12天。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溶液由微生物發酵液經營養液稀釋獲得。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主要步驟是:由微生物注入井向含油巖層以段塞方式依次注入營養液,體積濃度為4%-10%、用量為總微生物溶液體積的20-30%的前緣段塞微生物溶液及空氣,體積濃度為2%-6%、用量為總微生物溶液體積的50-70%的主體段塞微生物溶液及空氣,體積濃度為4%-8%、用量為總微生物溶液體積的10-20%的后尾段塞微生物溶液及空氣,關閉微生物注入井2-12天,然后開井注營養液及水,在受益采油井獲得原油(微生物發酵液濃度按100%計),
其中:所述的營養液含有酵母膏50-500ppm、蛋白胨:0-400ppm、NH4CL:100-600ppm、K2HPO4:50-300ppm;總微生物溶液用量為控制油藏孔隙體積的1/1000-1/100;在微生物溶液前注入營養液用量為總微生物溶液體積的1/10-1/5,在微生物溶液后注入的營養液用量為總微生物溶液體積的1/5-1/1;微生物溶液與空氣的體積比為1∶5-1∶1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微生物注入到油藏后,微生物溶液的前緣和后尾會大量接觸地層水或營養液,使注入微生物濃度大幅度降低,這一方面降低了微生物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延長了微生物發酵到終點的時間。甚至在微生物未得到充分發酵繁殖達到發揮作用的濃度下限時又被后續的注入井正常生產時連續的注入水稀釋,始終不能建立其起有效的、能起到驅油作用的微生物“場”,使礦產應用以失敗告終。考慮到這一影響,本發明提出以段塞方式注入微生物溶液(由微生物發酵液經營養液稀釋獲得)的方法,即將所注入的微生物溶液按不同的濃度、用量進行合理的配置形成段塞,依次按前緣段塞、主體段塞、后尾段塞三段式注入結構將微生物溶液由微生物注入井向油藏中注入。以此有效保證微生物溶液在被地層水稀釋后仍可維持在較合理的、足以使微生物發酵生長達到驅油作用的濃度范圍內。此外,為了提供微生物繁殖所需的充足營養環境,微生物段塞的結構還包括在微生物溶液前后注入營養液段塞的結構。
由于微生物采油法中所注入的微生物為好氧和/或兼性厭細菌,充足的氧是保證其具有高活性的前提。而地層水中溶解氧的量是有限的,這種低含量的溶解氧成為它們發酵生長的限制性因子。為保證滿足注入到油藏中的微生物對氧的需求,刺激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謝,本發明提出在注入微生物溶液的同時充加空氣的補氧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門市明陽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海門市明陽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36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滲透增大率識別碳酸鹽巖儲層裂縫的方法
- 下一篇:游梁式抽油機節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