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73078.5 | 申請日: | 2015-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075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蔡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譚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空調 制冷劑 真偽 判斷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和信號處理模塊;
所述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均設置在空調同軸管內,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用于采集制冷劑的溫度信號,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用于采集制冷劑的壓力信號,且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與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同時采集數據,并將同時采集的壓力信號與溫度信號作為一組數據傳送給信號處理模塊;
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包括存儲器(7)、控制器(5)和顯示器(6),所述控制器(5)分別與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存儲器(7)及顯示器(6)連接;
所述存儲器(7)內存儲有制冷劑溫度與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
所述控制器(5)接收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所采集的壓力信號,并判斷制冷劑的壓力值是否從零或接近零逐漸變大到預設壓力值;若是,則認定空調系統經過了新一次的制冷劑加注過程,控制器(5)根據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所采集的溫度,通過查制冷劑溫度與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得到制冷劑的壓力允許范圍,判斷同組采集的壓力值是否處于該壓力允許范圍內,若處于該壓力允許范圍,則制冷劑為真,控制器(5)啟動計時器開始新一輪計時,若不處于該壓力允許范圍,則制冷劑為假,計時器停止計時,同時將判定結果發送給顯示器(6)進行顯示;若否,則認為空調系統未經過新一次的制冷劑加注過程,則計時器繼續累計上次加注制冷劑過程完成后的時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與控制器(5)連接的車內溫度傳感器(3)和車外溫度傳感器(4);
所述車內溫度傳感器(3)設置在車內,用于采集車內溫度,所述車外溫度傳感器(4)設置在車外,用于采集車外溫度,該車外溫度傳感器(4)與車內溫度傳感器(3)同時采集數據,并將同時采集的車內溫度和車外溫度作為一組數據傳送給信號處理模塊;
所述存儲器(7)中還存儲有室內外溫差與制冷劑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
當控制器(5)判斷制冷劑為真時,控制器(5)根據所采集的同組車內溫度、車外溫度計算出室內外的溫度差ΔT,并根據該溫度差ΔT通過查室內外溫差與制冷劑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得到制冷劑的壓力允許范圍,判斷與該溫度差ΔT同時采集的制冷劑的壓力是否處于該壓力允許范圍內;若是,則制冷劑加注量適合;若否,再判斷制冷劑的加注量是過多還是多少,若該制冷劑的壓力大于壓力允許范圍的上限值,則制冷劑的加注量過多,若制冷劑的壓力小于壓力允許范圍的下限值,則制冷劑的加注量過少,同時將判定結果發送給顯示器(6)進行顯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7)中還存儲有制冷劑的使用時間與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
所述控制器(5)根據計時器當前的累計使用時間,通過查制冷劑的使用時間與壓力允許范圍對照表得到制冷劑的壓力允許范圍,判斷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當前所采集的壓力是否在該壓力允許范圍內;若是,則無泄漏;若否,則有泄漏,并將判定結果發送給顯示器(6)進行顯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同軸管包括管體、內連接管(13)和外連接管(11),所述管體包括從里到外依次設置的內管(12)和外管(15),且內管(12)的外徑大于外管(15)的內徑,內管(12)與外管(15)之間的空間為外腔,內管(12)的內部空間為內腔,在管體的兩端分別焊接有轉接頭(14),該轉接頭(14)設有軸向口(14a)和徑向口(14b),內連接管(13)通過轉接頭(14)上的軸向口(14a)與內腔連通,外連接管(11)通過轉接頭(14)上的徑向口(14b)與外腔接通;所述制冷劑溫度傳感器(1)、制冷劑壓力傳感器(2)均設置在其中一個內連接管(13)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空調制冷劑真偽的判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控制器(5)連接的提醒裝置(8),當判斷結果為制冷劑為假、加注量過多、加注量過少、有泄漏中的任一種情況時,通過提醒裝置(8)發出報警,以提醒駕駛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307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