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271185.4 | 申請日: | 2015-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3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慕常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慕常松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3/12;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腎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慢性腎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中年男性為主。多數起病隱襲、緩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為其基本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病情遷延、反復,漸進性發展為慢性腎衰竭。西醫認為,慢性腎炎是一組多病因的慢性腎小球病變為主的腎小球疾病,較多學者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與急性腎炎之間無肯定的關聯,它可能是由于各種細菌,病毒或原蟲等感染通過免疫機制,炎癥介質因子及非免疫機制等引起本病。目前,臨床上治療腎小球腎炎的方法主要是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標不治本,早期應用有效但療效不穩定,在撤減激素或者停用時會復發,而且長時間應用激素會造成骨質疏松,甚至形成股骨頭壞死,嚴重者還會嚴重損害肝腎功能。
中醫常將本病歸屬“水腫”、“虛勞”、“腰痛”等范疇,認為外邪侵襲、臟腑虛損是引起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中醫診斷辯證中具體分為肺氣不宣、脾不健運、水停為患和脾腎兩虛兩種情況。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慢性腎炎的發病機理,以理肺利水、健脾補腎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臨床上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劑類藥物治療慢性腎炎存在治標不治本、易復發且副作用大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杜仲10-20份,續斷10-30份,川牛膝10-20份,生地黃9-15份,山藥10-30份,山茱萸5-15份,澤瀉5-15份,茯神10-30份,牡丹皮10-20份,滑石10-30份,瞿麥10-20份,萹蓄10-30份,薏苡仁20-40份,梔子5-15份,大棗3-9份,蒲公英10-20份,金銀花9-15份,敗醬草10-20份,冬瓜子10-30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杜仲15份,續斷20份,川牛膝15份,生地黃12份,山藥20份,山茱萸10份,澤瀉10份,茯神20份,牡丹皮15份,滑石20份,瞿麥15份,萹蓄20份,薏苡仁30份,梔子10份,大棗6份,蒲公英15份,金銀花12份,敗醬草15份,冬瓜子20份。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補中益精氣的功效;續斷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通淋的功用;茯神具有滲濕利水、安神寧心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滑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的功效;瞿麥能降心火、利小腸、逐膀胱邪熱、具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經的功效;萹蓄具有利尿、清熱、殺蟲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的功效;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的功效;冬瓜子具有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濕的功效。本發明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共奏補腎利水、宣肺健脾、清熱解毒、養血生津之功效,對慢性腎炎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86%,治愈率達6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腎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杜仲15g,續斷20g,川牛膝15g,生地黃12g,山藥20g,山茱萸10g,澤瀉10g,茯神20g,牡丹皮15g,滑石20g,瞿麥15g,萹蓄20g,薏苡仁30g,梔子10g,大棗6g,蒲公英15g,金銀花12g,敗醬草15g,冬瓜子20g。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慕常松,未經慕常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11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配方
- 下一篇:一種烏須酒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