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菌株、其應用與生物肥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70923.3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9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立春;呂曉軍;張艷玲;邢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利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P3/00;C05G3/00;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130426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株 應用 生物肥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保藏編號為CGMCC No.10570的菌株。本申請還提供了所述菌株在預防抵抗黑粉病上的應用。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生物肥料,所述生物肥料包括:所述菌株的孢子粉與肥料。本申請在生物肥料中添加的孢子粉具有防治作物黑粉病生物藥的功效,且防治效果顯著,同時由于添加了肥料亦能促進作物的生長,因此本申請的生物肥料既能保證作物的產量,又能保證綠色有機作物的農藥殘留合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菌株、其應用與生物肥料。
背景技術
水稻稻粒黑粉病和玉米黑粉病等作物黑粉病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發生。水稻稻粒黑粉病病原物為狼尾草腥黑粉菌,屬擔子菌、黑粉菌目。冬孢子球形,黑色,大小為(25~32)×(23~30)μm,表面密布無色或淡色的齒狀突起,在顯微鏡下呈網狀,略彎曲,基部寬2~3μm,高2.5~4μm,冬孢子經5個月的休眠期后,在充足的水濕、溫度在30℃左右以及一定光照條件下即可萌發;而擔孢子萌芽生菌絲或次生小孢子,呈香蕉狀或針狀,大小為(8.1~10.3)×(1.3~2.5)μm和(10.0~18.5)×(1.3~2.5)μm,擔孢子在pH值5~7的PSA培養基中,28℃經15天左右,反復芽殖形成酵母狀菌落,表面粘稠,初期白色后變奶酪色,后期革質化,表面產生輻射狀皺褶。水稻黑粉病病菌在水稻抽穗至乳熟期侵染,開花至乳熟期間如連續陰雨、大氣濕度高與溫度25~30℃時,對病菌侵染有利。若開穎時間長,穎殼張開角度大,柱頭外露率高的制種田母本品種發病重;氮肥施用過多,更有利于發病。
水稻發生黑粉病后,穗部病粒少則數粒,多則十數粒至數十粒,病谷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壞,變成青黑色粉末狀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推廣雜交稻以來,發病加劇,一般年份病粒率5%~20%,重病年可高達40%~60%,嚴重影響制種的產量和種子品質。
玉米黑粉菌又名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病原菌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種局部侵染性病害。孢子堆的小大、形狀不定,多呈瘤狀,長或直徑為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層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組織形成,有時還帶黃綠色或紫紅色彩,后漸變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玉米黑粉菌在中國報道已有60多年的歷史,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兩年因天氣干旱,雨熱反常,玉米黑粉菌的發生具有明顯上升趨勢,常年發生率在5%~10%,對于我國的玉米生產區,尤其對陜西、華北、東北地區玉米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全國玉米發病面積在180萬hm2,絕收的不低于3萬hm2。一般病田病株率達20%~30%,平均減產10%~30%,有的地塊發病率高達85%,如何控制防治玉米黑粉病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問題。
現在防治作物黑粉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選用抗病品種;藥劑防治,噴灑多菌靈、三唑酮等藥物。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食品的追求日益強烈。綠色有機食品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但綠色有機作物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
申請號為20121046359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復合微生物液體菌肥及其制備方法,該專利主要是以乳酸菌和中藥提取物為主的微生物液體菌肥,此種菌肥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物病害與蟲害的功效,但該產品不針對作物黑粉病。而其它可以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均為化學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綠色有機水稻無法使用。現在研究領域或市場還沒有一種針對黑粉病的生物菌制劑或功能性肥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能夠預防抵抗黑粉病且促進作物生長的生物肥料。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菌株,其保藏編號為CGMCC No.10570。
本申請還提供了所述的菌株在預防抵抗農作物黑粉病上的應用。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生物肥料,包括:上述方案所述菌株的孢子粉與肥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利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利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09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