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系統及其的蓄熱除霜裝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70766.6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072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何遠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1/04 | 分類號: | F25B41/04;F25B41/06;F25B47/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系統 及其 蓄熱 除霜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裝置、一種空調系統以及一種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方法。
背景技術
在空調系統制熱過程中,當室外換熱器表面溫度低于0℃,且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時,室外換熱器表面的水蒸氣會冷凝結霜,影響室外換熱器的換熱效果,隨著霜層的增多,室內換熱器的制熱效果下降,出風溫度降低,影響用戶舒適性。因此,需要除掉室外換熱器上的霜層,確保制熱效果。
常規的除霜方法是通過四通閥切換冷媒流向,吸收室內熱量用于室外換熱器除霜,但在除霜過程中,室內溫度下降,影響用戶舒適性。另外,可以采用熱氣旁通除霜方法,即利用壓縮機排氣熱量進行除霜,但此時室內供熱量減少,化霜時間延長,影響用戶舒適性。相關技術中,利用蓄熱器吸收壓縮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進行除霜,但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比較少,熱源不足,除霜效果差。
因此,如何提高除霜效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能夠有效利用充足的熱源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且除霜效果比較好的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空調系統。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裝置,所述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閥門組件、第一節流部件和第二節流部件,所述蓄熱除霜裝置包括: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連接在所述室外換熱器與所述第一節流部件之間;蓄熱器,所述蓄熱器的一端通過所述閥門組件與所述室外換熱器的一端相連,所述蓄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節流部件相連,所述蓄熱器的一端與所述閥門組件之間具有第一節點,所述蓄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節流部件之間具有第二節點,所述蓄熱器包括熱管和吸熱并儲存熱量的蓄熱組件,所述熱管的蒸發端設置在所述蓄熱器中,所述熱管的冷凝端設置在所述熱交換器中;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設置在所述熱管的蒸發端與所述熱管的冷凝端之間;第三電磁閥,所述第三電磁閥設置在所述蓄熱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節點之間;第四電磁閥,所述第四電磁閥設置在所述蓄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節點之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冷蓄熱模式時控制所述第三電磁閥和所述第四電磁閥開啟以及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關閉以使所述蓄熱器進行蓄熱,并在所述空調系統處于第一除霜模式時控制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三電磁閥和所述第四電磁閥開啟以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裝置,當空調系統處于制冷蓄熱模式時,通過控制器控制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開啟以及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關閉以使蓄熱器進行蓄熱,并在空調系統處于第一除霜模式時,控制器控制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開啟以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從而能夠有效利用充足的熱源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提高了除霜效果,保證了用戶舒適性體驗,并提高了節能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上述的空調系統的蓄熱除霜裝置,還包括:第五電磁閥和第六電磁閥,所述第五電磁閥與所述蓄熱器的第一余熱接口相連,所述第六電磁閥與所述蓄熱器的第二余熱接口相連,其中,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所述第五電磁閥和第六電磁閥開啟以使所述蓄熱器吸收并儲存外接設備產生的余熱。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閥門組件包括并聯的第七電磁閥和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的正向端與所述室外換熱器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單向閥的反向端與所述第一節點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合肥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07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